张三同铁了心,要去当大兵,日日吃大鱼大肉。
何言邻和他同声同气、同煲同捞多年,熟知他的为人、性格,他铁了心要做的事,天王老子都阻挡不了。
何言邻唯一能做的事:为拍档送行。
如何送行?好像从古到今,中国人,或者广州人、西关人习惯的做法:吃一餐。
到那请张三同,何言邻想了想,何家大屋,张三同打死都不进去;其他地方,好像没什么特别,珠江边吃艇仔粥、吮田螺?张三同在他自己家里吃粥吃到反胃,在外面坚决不吃粥。
“狗记二厘馆,“何言邻大叫:“叉烧包。”“啸!”他得意地吹声口哨。
他想起拿打狗棍阿伯施展功力的二厘馆,后来,他曾与张三同一齐光顾,三同都中意(喜欢)吃那的叉烧包。
他向阿二借银子,他是“半月光”,每月的零用钱,不到半个月,全部清袋。
这间二厘馆,环境稍为有点改变,炉台和几张矮枱上方,有油布遮盖,也有了招牌:狗记。
老板是个孤儿,从小在广州流浪,姓甚名谁,连他自己都不知,冬天太冷,抱着流浪狗取暖,旁人给他起名:狗仔。
俗话说:流浪者吃百家饭,尝百家味,比平常人更知味。狗仔也如此,也长心眼,吃得多,也就慢慢琢磨出个优劣,待打散工的银子存储足够,他就开这间二厘馆,地点就在黄沙码头斜对面的空地。
何言邻每次到这,都是点叉烧包。这次也不例外,无需他开口,狗仔已经将两笼叉烧包,拿到矮枱上。
何言邻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叉烧包,一边周围看下。
“你找阿伯?”狗仔问道。
狗仔从小跑惯江湖码头,也是个伶俐之人,善于观颜察色,虽然仅比何言邻大两岁,因长年累月在外流浪,无论长相还是行为举止,都比何言邻老成得多。
“嘻嘻!”何言邻笑了:“我来这么多次,都看不到阿伯。”
不知何言邻同阿伯有眼缘,还是觉得对方有趣,每次来“狗记”,都想看到阿伯。
“阿伯来去无踪。”狗仔说:“他要见你,就会在你面前,你要见他,难!”
“什么阿伯?”张三同兴趣也来了:“这么神秘?”
狗仔见二厘馆客不多,而且他自己同何言邻有缘,有种信任感,无话不谈。便拿张矮凳,在他们旁边半蹲坐,同他们摆开龙门阵。
“何止神秘?”狗仔说:“简直就是神奇。”
狗仔告诉他们:江湖都传开,阿伯专来救苦救难。前段日子,东边有两公婆(一对夫妻),开间小店,差不多关闭,阿伯教他们做粉条,救了他们。
“啸!”何言邻吹声口哨:“嗨!我扮成穷人,阿伯就会现身。”
“不会,我肯定。”狗仔一口咬定:“阿伯好像有千里眼,顺风耳一样,真、假比谁都清楚。我这间‘狗记’,三个月交不起租,业主要收铺,阿…”
“停!”何言邻拖长声调,打断他的话。
狗仔停止讲话,有点莫名其妙看着他。
何言邻的脸上,现出几分得意的坏笑,没下文。
再看下张三同,将左脚竖在矮凳上,也是一脸坏笑,还故意打个响指。
狗仔这才知,何言邻的习惯,喜欢叫停人家,无论对方“长篇大论”,还是言简意赅,兴致一到,叫“停”玩乐,纯粹贪玩,自娱娱人。
狗仔也觉得搞笑,哈哈一乐也。
笑罢,狗仔接着说:“我走运,阿伯的叉烧包救了我。”
何言邻接口说:“阿伯真神奇,我就是想见他”
“哗!阿伯简直就像古代隐士。”张三同赞了一句。
“不是像,江湖都叫阿伯‘古代隐士’。”狗仔说。
三个人兴高采烈,正在议论“古代隐士”阿伯。阿二“驾到”。
原来何老爷有事找儿子,阿二想起少爷为张三同送行,到“狗记”二厘馆吃一餐,便找到这。
何言邻一见阿二,高兴地说:“阿二,你来了,正好,你试试。”他拿起一只叉烧包递给阿二,说:“我同你讲过的,‘狗记’叉烧包,汁多、馅靓、包…”
他还没讲完,人已被阿二拉起来,往外走去。
“有什么坐下来慢慢讲。”何言邻觉得莫名其妙:“你做什么?”
阿二将他拉到骑楼下,没太阳晒着,这才放手。这骑楼,已同二厘馆有一段距离。
广州属岭南亚热带气候,日晒厉害,风雨多,又潮湿,所以,近几年建楼房者,都将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住人;廊道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铺橱窗,顾客可以沿着走廊选购商品,还可以在走廊避风雨、防日晒,这就是广州的骑楼。在现今的上下九路、恩宁路一带,仍然存在。
阿二一甩辫子,双手叉腰,一脸认真对何言邻说:“少爷,你来这种地方,不妥。”
“为什么?”他瞪大眼睛,看着她,不解地说:“这里的叉烧包好食,不信,你试下…”
“少爷,你不能来。”阿二说:“我都不能来”
“怪事!这么好吃的包不吃。”他反驳:“还不能来,为什么?总有个理由。”
“你看,二厘馆又邋遢(脏)又乱,食客都穿烂衫烂裤,还踎(蹲)在地下吃东西。”阿二理直气壮地说:“少爷,你来这种地方,会被人家睇衰(看不起)。”
“不是踎(蹲)在地下,有矮凳。”他随口答道,又好像自言自语:“被人家睇衰(看不起)。”
“就算有矮凳。”阿二仍然坚持:“都会睇衰(看不起)你。
她来到何家后,已熟悉广州、西关生活习惯,广州、西关人虽然穿着随意,但是,只要家境过得去,就不会穿着破烂。
“对,不能被人家睇衰(看不起)。”他眼睛一亮:“你真醒目,‘醒’(奖励)你的。”
他将手上的叉烧包,塞进阿二的嘴,扔下阿二,自己向何家大屋奔去。
阿二一怔,拿出叉烧包,咬了一口:“汁多馅靓,少爷识食(懂得食)。”
然后,三步并两步去追何言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