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西关之生死赌局 第40章 “联盟茶叙”

作者:括奇007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4 08:18:54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上下九路、同章路之间的十字路口,东边人行道,有张长条矮石凳,“扁口”坐在石凳上,摇着一把纸折扇,他今日又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铺头(店铺)东主,酒足饭饱,出来优哉游哉叹世界。

他看下斜对面,忍不住哈哈大笑。

斜对面,有栋三层高的楼,大门口宽约三米,高约四米,大门口两侧,各竖一根大理石圆柱,一人抱不了,两根圆柱顶着一个半圆拱形牌匾,也是大理石,上面雕刻隶书:羊城第一楼。牌匾下面,三级大理石铺砌的台阶,光滑透亮。

整个大门口透着豪华富态。

两侧圆柱边,各站一个服务生,迎客带位。

“扁口”看着进出第一楼的茶客,心里爽快,自言自语:“我真的笨,坐在这里看,为什么不进去‘叹世界’?”

说做就做,“扁口”就是这种性格。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扁口”来到第一楼,只见大门口已经站满茶客,等开门。

老茶客一早来到茶楼门口,等待开市,是广州当时一道风景线。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茶楼越开越多,又增开午、夜茶市,年轻一代不中意(喜欢)早起,反而中意(喜欢)饮下午茶、夜茶,茶客从此不会一早去茶楼,等候开市,这道风景线才消失。

“扁口”看到人多,也去凑热闹,挤进去。

有个中年男人,看下他,问道:“看你面生,第一次来呀?”

“是呀!”“扁口”随口应道:“好多人,够热闹。”

“刚好,我们这枱,曾老板今日返乡下,有个空位,你来我们枱吧?”中年男人邀请“扁口”:“我姓谭,在上下九卖唐装鞋,你穿唐装鞋就找我,肯定又平(便宜)又正斗(赞)。”

“好!”“扁口”答道。

两人说话间,第一楼开门,茶客蜂拥而进。

一早等候的都是老茶客,各有自己的习惯座位,无需服务生带位。

“扁口”跟住谭老板,踏上三级台阶,进入大堂。

大堂约五十平方米,呈长方形,前后略短,左右略长。右边摆张长方形枱,约半人高,有服务生坐在枱后,为没座位的新茶客登记号码;左边靠墙,摆放一排高脚椅子,靠背、黑色实木,以备座位客满,后来的茶客等候时坐。

大堂正面,竖起一个圆形大屏风,上面画着广东的河溪鱼戏图。

绕过大屏风,就是第一个大厅:品茗厅,呈四方形,约八百平方米,两人方枱、四人方枱、六人圆枱、八人圆枱、十二人圆枱按比例摆放,枱和椅都是实木,黑色透亮,高高的,椅子都有靠背,让人坐得舒适,吃得舒服。

进入品茗厅,右边有个硕大的山水盘景,流水哗哗响。绕过山水盘景就是悠茶厅,面积大小、摆设等等,与品茗厅大同小异。

谭老板和同枱的茶客,就在悠茶厅的一张四人方枱。

“哇!够豪气!”“扁口”赞道:“广州三间茶楼,这间最豪气。”

“楼下还不算豪气。”谭老板用手指指上面说:“二、三楼更巴闭(了不起),够豪气、够阔气。”

“这个厅同品茗厅是做散客的,好像我们这样的,搭枱的客。”同枱的茶客黄老板说:“二、三楼不做散客。”

“那做什么呢?”“扁口”觉得好奇。

“全是包房。”同枱的关老板说:“其实都不算不做散客,整个包房,你‘埋单’(结账)。”

“让人看吗?”“扁口”想看下二、三楼怎样豪气、怎样阔气。

“可以看。”谭老板说:“我们看过好多次。”

“第一楼懂人情世故,平等待客。”黄老板接口道:“谁上二、三楼看都无所谓。”

“是呀!”关老板饮口茶,说:“楼上的服务生,一样笑口常开。”

“那就要上去看下。”“扁口”放下茶碗,离座直奔二、三楼。

登上二楼,只觉得眼前一亮,“扁口”禁不住“哇”地叫一声。

二楼,左边是宽阔的通道,右边都是一间间包房,包房门全部是黑色雕花杉木门,窗口全部装上满洲窗,显得富丽堂皇,又不透明,外面从窗口看不到里面情景。

包房分大、中、小三种规格,中、大包房可以摆两、三张十二人圆枱,小包房可摆一张十二人圆枱。圆枱同靠背高椅,都是酸枝木制成,显得稳重富态。

每个包房门口站着一个服务生,专门服伺该包房。

三楼规格与二楼大同小异。

包房不接待散客,也不能搭枱、搭客,必须整个包房使用,起保护包房使用者隐私的作用。

从羊城第一楼出来,“扁口”就听到头上“啸”的一声响。

“扁口”扁下口,眉毛一挑,即刻一飘一闪,破口大骂:“‘扫把精’,我阻你什么啦?这么大力,我差点‘狗吃米田共’。”

“你应该吃‘米田共’。”扫把精咬牙切齿大骂。

“嘻嘻!”“扁口”打着嘻哈:“广州现时流行上高楼、坐高凳,叹茶,我跟住高档、时髦一下,不行吗?”

“一次可以放过。”扫把精仍然咬牙切齿继续大骂:“次次都扔下我们,真的忍屎忍尿好过忍你。”

“我都想啪你几下。”光头厨神晃下闪亮的锅铲,在“扁口”的后脑比划着:“独食。”

“难——肥。”灶君拖长声调,加一句。

“下手!”扫把精将扫把倒转,扫把柄大力顿在地上:“不要留情。”

“‘扁口’,你就不对了。”五味郡主扬两下小手巾“拂拂”:“我们‘联盟’的口号你忘了?”

“我没忘。”烟筒大师抢着说:“‘天下美食,共享共和’。”

“不是那样,不是那样。”“扁口”急忙大声申辩:“我——‘第一个吃螃蟹’,试下,哪个茶楼最好,就请你们去…”

“你饮佐茶未(喝了茶吗)?”灶君突然冒出一句广州话。

“你连广州人的口头禅(口头语)都学会了?”“扁口”冲口而出。

“我们一样‘与时共进’,哈哈!”灶君继续显示本事:“广州人就是不同,以前见面就问‘早晨,食佐未(早上好!吃了吗)’,现在见面就问‘饮佐茶未’(喝了茶吗)。”

“哈哈哈!”“扁口”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一楼大门一开。”灶君跳上旁边的长条石凳,一扬吹火筒,夸张地讲:“我们‘联盟’美食天下共享,何少爷聪明。”

“扁口”脸色一变,扁下口。

“张三...”光头厨神打着呵呵:“呵呵,张三...都...”

“咯嗒咯嗒!”扫把精踢踏几下木屐,好不高兴地喝住灶君:“讲够啦,‘扁口’必须请我们作赔礼。”

“无所谓。”“扁口”扁下口:“我早就想请你们领教我的本事,教广州人‘食在广州’。”

“又吹水(吹牛)。”五味郡主斯斯艾艾地说:“广州人早就识食(懂得食),‘食在广州’,早就流行,不知几多年。”

“讲够啦。”扫把精打断五味郡主的话:“我听西关小姐讲,她们的四乡(广州与附近南海、佛山、番禺和顺德河涌交叉。土地相连,有人将哪些地区戏称为广州的四乡)亲戚来省城广州,一定要去第一楼…”

“为什么?”烟筒大师直言直语:“茶楼都有三间。”

“说你无知,你还不认。”扫把精以教训的口吻说:“第一楼是广州的标志,没去过第一楼饮茶,等于没来过省城。乡下佬。”

“去第一楼,坐高凳,饮茶,有钱,有面。”五味郡主斯斯艾艾说道:“茶客讲的,我原文照读。”

“那就去第一楼。”光头厨神打着呵呵:“呵呵,我们都来过省城,呵呵。”

“我们有钱,有面。”灶君吹下吹火筒,拉长声调说:“上——高楼,坐——高凳,叹——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