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贾张氏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从乱世走来的人没一个简单的,一个寡妇拉扯儿子长大,难度是地狱级的,特别是以前那样的乱世;

因此,但凡认为她贾张氏是个蠢货的,才是真正的蠢,她之所以胡闹乃至蛮横,何尝不是伪装?

心思单纯的人早死了,易中海的那点小心思早在主动收徒时她就明白,没拒绝也有自己的算计;

在这个师徒如父子,甚至超过父子的年代,易中海让儿子养老,根本上就是抢夺她的养老资源,虎口夺食,乃至跟她抢儿子的孝顺;

不论儿子以后拿多少工钱,一个老人和三个老人生活水平不能同日而语,这也是看不顺眼的原因;

只是,易中海是高级工,儿子的师父,暂时不能也不敢得罪,但该有的防范很有必要,总的来说就是不能让儿子和易中海太过亲近;

易中海是自己的防范目标,自己又何尝不是易中海的眼中钉?这一点,贾张氏心里跟明镜似的;

她相信,只要易中海有把握瞒过儿子的情况下,弄掉自己,老银币绝对不会犹豫,因此,在确保儿子不会当不孝子的前提下,矛盾可以有不能太过,这度得把握好!

“大美那边,我和东旭过去一趟你把家里收拾利索,贾张氏,东旭和大美上班本来就累,下班还要被折腾,换位思考,你能受得了?

记住,想安稳的过日子就收收心,别太作,家和万事兴,遇到这么好个媳妇不好好珍惜,蠢!”

易中海无奈,收拾贾张氏的办法不是没有,前提徒弟不能察觉,贾张氏是东旭的母亲,一旦徒弟知道他对付贾张氏,两人大概率会反目成仇,这不符合他的实力利益;

老贾死后,贾张氏寡居之下靠给大户人家洗衣服养大儿子,这不是一句师父就能够抵消的,至于后续,还要看大美本事,唉……

“好的,好的,老易,你可是东旭的师父,多说几句好话!”

贾张氏低着头,眼神发出恨恨的神色,好你个易中海,胆敢威胁老娘,等你老了,加倍偿还,如果不是你那厚实的家底,想养老?

贾张氏和易中海一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儿子离不开易中海这师父传授技能易中海算计贾东旭养老,这一点,贾张氏有清醒的认识;

贾张氏也害怕易中海两口子加入后,降低自己的养老水平,更担心在易中海的挑唆下,儿子跟自己渐行渐远,跟伪君子越走越近;

但,易中海工资高,技术好,这又是贾张氏看重的地方,在保证儿子不被易中海抢走的前提下,暂时稳住易中海,符合实际利益;

易中海工资这么高,一辈子下来肯定能攒下厚实的家底,这些都是儿子的,间接算下来就是她的;

这里的利益关系,她早就给儿子分析过了,只是,随着任大美进门,儿子似乎朝自己最害怕的方向发展,这可不是好事儿,怎么办?

随着闹剧的结束,看了一出好戏的街坊邻居慢慢散去,易中海叹口气,带贾东旭去梅子家叫媳妇;

“东旭,不是师父说你,你妈这性子必须改改了,你是儿子,你妈怎么说都可以,大美不一样,东旭啊,大美工作好,长的也好看,自然受不得气,好好想想吧!”

“师父,我知道的,大美说了好几次了,只是……”

贾东旭很为难,一边是老娘一边是媳妇,向着谁都不好,假如是农村媳妇,靠自己养活也就罢了;

可,大美有自己的工作,没有自己也能活的更好,还是公家的人,忍不了也是正常的;

甚至,有的时候,贾东旭都感觉自己高攀了,这媳妇长的漂亮就不说了,床上功夫也超级的好,关键是供销社是公家单位,比自己这个私人厂子上班的工人好太多了;

贾东旭甚至感觉这媳妇就是上天对自己幼年丧父的最大补偿,正因为如此,媳妇受气回娘家后,他才会发那么大的火,怕失去媳妇;

新婚夜那鲜红的牡丹还历历在目,大美这样的女人实在完美,当然,如果他知道所谓血红的‘牡丹’只是一种手段可能会崩溃吧?

“东旭,过去了,好好道个歉,梅子和大美不是胡搅蛮缠的主,应该会原谅的,只是,你妈的思想工作也得做,不能耽搁;

两口子的问题不是小问题,以后要多加在意,不能等闲视之,小矛盾多了就是大问题,一直不解决,后患无穷,好好想想吧!”

易中海费尽心机的洗脑贾东旭给徒弟一个你母亲无理取闹不行,继续下去夫妻关系受影响来暗示;

“师父,我明白!”

梅子家

“大美,娘交代的事儿牢记在心,文三儿就是市井长大的无赖,咱们不帮忙身份不保,政府要求不得歧视没错,但,暴露影响太大;

记住,遇事不决问易中海,我们的关系你是知道的,关键时刻,只为这位会帮你,当然,你也要听易中海的话,你们合作,双赢!”

梅子把文三儿的要求着重说了一遍,让干女儿牢牢地记在心里!

“不是,文爷是怎么想的?我那婆婆好吃懒做,蛮横霸道,文爷不是一直对娘……怎么可能?”

任大美一脸的不可思议,以前的文三儿就是母亲身前的一条狗,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来的钱全花在母亲身上,相当舍得;

现在,自己的干娘告诉她,文三儿看上了一无是处的贾张氏,那老虔婆怎么可能比得上干娘风韵?

“男人都是善变的,娘这么多年一直吊着文三儿,想必是突然想明白了,文三儿达成目的,也是你的助力,别忘了,你是干女儿!”

文三儿告诉她准备卖掉房子的时候,梅子心里一动,自己在纺织厂上班,住到南锣鼓巷也是一样;

既然文三儿能卖房子住南锣鼓巷95号院里去,自己为啥不行?住过去后,女儿女婿离得近,还有易中海这死鬼,不比这里舒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