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弘治帝一生节衣缩食,也不过是存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弘治皇帝省吃俭用,也不过是勉强维持了两年的开销,可见大明的宦官有多么庞大。

朱厚照一查,就把太监们的党羽都抓了起来,这才让国库充实起来。

现在,大明的国库里,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金银。

除了东厂、西厂这两个机构还在,其余的太监势力,已经被彻底摧毁。

就连锦衣卫都统都被废了,皇上也要重新选一位锦衣卫统领。

在朱厚照眼中,宦官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整个京师,太监就有十五万,而整个京师,才一百六十万,太监就占了其中的一成。

光是养活这些太监,就需要一百九十万两银子。

光是内侍监太监,就有七万之多。

如果不对官绅势力进行严惩,这颗毒瘤是很难清除的。

朱厚照估计,除去东西两个部门,太监的数量不会超过八千,大明的国库,可没有多余的钱去供养太监。

宫女的数量,大概在六七万左右,因为过了二十六岁,就可以离开皇宫,成亲生子了。

但如果是太监,那就是一辈子的工作了。

多少人家,就是因为出现了这么一位厉害的宦官,才能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许多人家,想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宫中,都是要花钱请人的,若是银子不够,连进宫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大的开销,一定要省。

朱厚照甚至在想,要不要撤掉那些太监,用更多的宫女来填补空缺。

……

王守信的胜利,让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兴奋不已!

听到王守信的奏表,朱厚照看了一眼朝堂上的众人,终于开口了。王守信不负我所望,下诏,王守信任兵部尚书,王守信任大同府监察使!”

总兵官为正四品,巡抚为正二品,王守信更是一跃而上,直接晋升两品,执掌一地之政。

“锦衣卫统领戚安林,统领神机营!”

戚安林原是神机营统领,如今升任锦衣卫都统,同样也是一跃而上,更何况锦衣卫乃是皇上的禁卫,只有皇上最信任的人,才有资格担任锦衣卫统领。

“宣太医院院长,立刻率领所有医师,赶往大同府,严防疫病蔓延。”

“户部,立即调拨五十万粮食,前往大同府,赈济灾民。”

“工部,派人去大同府,修补海河!”

“兵部,从大同府出发,向沙漠深处进发,一步一步,向大明腹地挺进千里,剿灭鞑靼人!”

现在,他们已经打赢了这场战争,自然要将胜利的果实据为己有。

朱厚照在蒙古草原已经等了很久了,经此一战,鞑靼损失惨重,正是乘胜追击之时!

大明帝国的水军虽强,可骑兵实在是太弱了,只要掌握了蒙古草原,就不愁没有骑兵。

随着朱厚照一道又一道的旨意,从宣政殿中传了出去,大明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以极快的速度开始运作起来。

鞑靼战败的消息在邻国传开了。

大明的藩属国再次见识到了统治者的力量。

正德皇帝刚刚即位,就已经准备好了每年的赋税,准备缴纳赋税。

大明帝国下辖十三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要向自己的主子们进贡,祈求他们的庇佑。

他们做梦都想见到大明的皇帝,那是一个跺跺脚,就能让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的人物!

宣政殿内。

王守信的胜利,让朱厚照大喜过望。

朱厚照虽然给了王守信一个爵位,但朱厚照还是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朱厚照在大同一战中,就看出了王守信出色的军事才能,而且王守信的所作所为,也是正中朱厚照的下怀。

鞑靼一直是个祸害,直到朱元璋打败了他,他才退回草原,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鞑靼。

一百多年以来,鞑靼人对大明来说,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皇帝就是皇帝!

他在哪?

这可是幽州啊!

他在防备谁?

这是为了防备鞑靼!

大同之役,王守信以水淹三军,令鞑靼大败,经此一役,恐怕三十年之内,鞑靼都不能再南侵了。

难道王守信就是自己的张居正?

朱厚照站在大殿上,看着群臣,这是弘治皇帝留给他的四个心腹,分别是朱无事,刘兼,李东升,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都是他的心腹。

其中,有野心的铁胆神侯,有胆识的刘兼,有智谋的李东升,有谢谦激辩的能力。

刘兼,李东升,以及其他大臣,都是由他们来决定朝政,除非是皇上上朝,或者是处理朝政。

内阁次卿李东升,此人不得罪任何人,平日里除了处理朝政之事,就是吟诗作赋,从不与人争锋,为人处世极为圆滑。

朝中,不管是大臣、太监、皇亲国戚,对李东升的态度都很好。

曹正淳与满朝文武势不两立,朝中官员都是瞧不起曹正淳,而曹正淳更是看不起朝中的重臣,而曹正淳,则是与李东升关系不错。

曹正淳平日里,都会在城南的酒楼中,和李东升一起喝酒,畅谈古今,十分的悠闲。

曹正淳的房间之中,李东升给了他一幅字画,上面写着:“不要以为竹子的难度有多大,说它的难度有多大,它就有多大的难度。秋风扫落叶,满屋风雨。”

弘治皇帝在位时,也常召李东升进宫伴驾,自古以来,天子多孤,能与天子谈天说地者,唯有李东升一人。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由,李东升才能在朝堂上如此顺利,朝中的重臣,都在更替,唯独他,坐得很稳。

李东升和刘兼,完全是两个极端,刘兼得罪的人太多了,上至朝臣,下至太监,无一不对刘兼避之不及。

刘兼是个出了名的顽固,除了朝中,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交过朋友,一般的官员,想要接近刘兼,都是难上加难。

刘兼的朋友,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但是,也正是由于刘兼性格坚毅,做事有魄力,所以弘治皇帝才会如此的信任他,在他去世之前,弘治皇帝就吩咐刘兼,让他好好辅佐朱厚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