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这大明朝,病的真是不轻,我看啊,‘吃枣药丸’!”
虽然自己是贿赂的一方,但在县衙门口等着青天大老爷判案的贾庆,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庆小哥,升堂了!”
才过了一会儿,就有衙役来喊贾庆。
贾庆闻言,也赶紧跟着衙役走进了县衙,自己这个后世人,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大明朝审案的公堂。
堂上悬“明镜高悬”匾,下设暖阁,有些发福的清河知县端坐案后,头戴乌纱,身着鸂鶒补子的青色官袍,案置文房、火签筒,两侧衙役手持红黑脸色的水火棍,最后则列“肃静”“回避”牌。
乍一看,还真有几分雄壮肃穆之气,要不是官不修衙的旧习导致这些东西都颇为陈旧,贾庆还差点被唬住了。
“升堂!”
“咚咚咚!”
“威武……!”
随着水火棍和衙役的呼喊,贾庆和那伙青龙会的那伙泼皮便一起跪到了清河县县令面前,只不过贾庆身上没有绳索,而那些泼皮都被捆的严严实实而已。
在封建社会,一介草民还想不跪县太爷,那纯属想多了。
贾庆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讲什么穿越者的骨气,该怂还是得怂,自己可不想屁股被打上二十大板,到时候一命呜呼。
在别人的地盘,就得守别人的规矩,能屈能伸,方是大丈夫。
“堂下何人,状告何事?”
县令大人先是习惯性的问了这么一句,这才微微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师爷。
在贾庆的有心观察下,他甚至还看到了师爷手上做的小动作,轻轻比了一个三十。
看见师爷传过来的三十两纹银手势,青天大老爷当即就在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决心好好‘判一判’这件案子。
三十两银子,在清河县这个小地方,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平常的案子,要想收到这么多‘例银’,那是绝对不可能之事,正常情况下,分给大老爷的,最多也就个三五两银子。
要是乡下的愚民打官司,更是连一文钱都不一定收得到。
我大明朝七品县令一年就四五十两的俸禄,还经常拖欠折扣,老爷们要是不贪点,那可是真连生活都不一定维持的下去。
虽然这笔钱按后世来说也有个十几万,应该也够生活,但是老爷们要养仆人丫鬟,要请师爷顾问,甚至还要上下往来打点,过年过节也得孝敬上司,这一样样的,哪样不要花钱?
真靠那点俸禄,一大家子喝西北风都不够。
洪武年间由于剥皮揎草,老爷们还有所顾忌,可到了如今二圣凌天的神显朝,很多东西都已经变成明面上的潜规则。
并不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海瑞海刚峰,大部分青天大老爷都是和光同尘的一丘之貉。
公堂之上,双方开始自然就是一顿嘴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到后面,就连县令都不太敢确定贾庆手上这份借据的真伪。
毕竟古代人见识还是太少,不像后世人,能够天天经历各种信息的冲刷,耳濡目染之下,还是能多知道不少东西的。
为了让县令大人相信,贾庆只能开口说道:
“老父母,这借据画押印签部位乃是用浆糊鱼鳔之类的粘合剂粘合而成,草民有一法,可以将其分离,只需一盆热水和一个毛刷即可。”
“等二者分离,老父母一看便知。”
县令大人得了贾庆三十两银子,自然欣然同意,很快,一盆热水和一个毛刷便被送了上来。
大明朝可没有后世的强力粘合剂,都是些自然的生物材料,以浆糊和鱼鳔制成的粘合剂怎么可能经得住热水的浸泡。
贾庆将借据放在热水之中十数息以后,便开始用小毛刷刷在粘合部位,很快,这些粘合上去的纸块便被贾庆刷了下来,被贾庆小心翼翼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之上。
虽然签字的墨迹已经有些变糊,但是印章和指模的痕迹还是清晰无比,而原来的纸张上则留下了一片空白,正好和纸块大小相符。
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一眼看出该借据是仿造的。
“神乎其技啊,这借据居然真是仿造的?这小子也真够厉害的,要是我,肯定会着了道,这做的也太真了!”
“也亏这事没有找上我,要不然我肯定栽了!”
“这伙贼人手段真是高明!”
“老子都当了几十年衙役,还是第一次见着这种东西,要是没人告诉我,就连老子都恐怕会上当。”
“……”
不止是衙门里的衙役,就连在旁边旁观的乡民都不自觉的窃窃私语起来,显得极为惊诧。
看样子这种骗术,还是第一次传到清河县这种小地方。
古代消息流通极不发达,这可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不可能的!”
“这借据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这可是会长大人给我的啊!”
“这明明就是真的,肯定是这小子施了邪法。”
“……”
倒是那些青龙会的人,看见好好的借据居然被分成了两半,当即被震的瞠目结舌,至今都有些不敢置信,口中依旧在喃喃自语。
“老父母,据草民所知,制作这种仿造画押签名的工艺极其复杂,工序也颇为繁琐,两张纸都需要用小刀缓缓削薄,最后才能粘合的天衣无缝。”
“以前草民只是在江南听说过有此骗术,没想到咱们清河县也快有了,要不是正好撞到老父母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手里,咱们清河县的人还不定会遇到多大麻烦呢!”
“今日这些贼人敢拿二百两银子的假冒借据骗草民,他日就敢拿着同样仿造的东西欺骗老父母或者各位官绅,到时候别说二百两,就是两千两的借据都有可能被他们弄出来。”
“为了以后计,还请老父母重惩这些贼人,查明此事始末,以还我清河县郎朗青天!”
揭露了假借据的骗局以后,为了彻底斩草除根,贾庆还偷偷给青龙会的那些人上了点眼药,开始加大宣传这种骗局的危害。
果不其然,当清河县县令听到贾庆这番话以后,立马神色一变。
能够做出这般逼真的假借据,不知要耗费多少功夫,定然要花费不小的代价。
这种东西一般不会去骗斗升小民,因为还不够功夫钱,要骗肯定是骗当地的乡绅官僚,自己可不能让这些人跑了。
万一以后县里的哪位官绅受了蒙骗,一封书信递往了紫禁城,那自己这知县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坐下去都还是两说之事。
想到这里,县令大人颇为感激的看了贾庆一眼,然后果断拿出了签筒中的令签。
这伙贼子,非得严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