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没事,这都是正常的,毕竟之前你烧的确实严重了些。”

“这样,我再给你烧一碗灵符之水,你喝了以后,再用荆芥、羌活各三钱至五钱,柴胡一钱半至三钱,桔梗一钱至二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除此之外,每日多饮温水,尽量多吃些肉粥和鸡子补充营养,千万别光吃白粥。”

“身体恢复阶段,务必要吃饱吃好,才能恢复的快。”

“另外,这几天尽量不要沐浴洗澡,以免疫鬼再来!”

“……”

经过综合判断,按照《赤脚医生手册》和自己的经验,贾庆开始细细交代对方。

方子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补充营养增加抵抗力一定没错。

而这两姐妹听了,也当即连连点头。

那李娇儿甚至还拿了纸笔过来,把贾庆刚刚说的药方记了下来。

“大官人,你看我写的对不对?”

写完以后,这小姑娘还特意俯身过来,让贾庆的眼睛着实饱餐了一顿。

这姑娘,领口放这么开干嘛!

此情此景,贾庆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忍不住夸赞道:

“没错,就是这样的,一字不差,你这字写的真挺拔!”

看见贾庆的细微反应,李娇儿当即眼神一凝。

“多谢大官人!”

“只是咱们对这些药一窍不通,不知您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啊?”

“要是咱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没有大官人您在场,我们可不知如何是好哩!”

现在的这位李娇儿姑娘没有了昨晚的知心干练,反而表现出一身的天真烂漫。

贾庆还没看出什么,倒是旁边的翠娥见状,当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也带着一丝天真笑容的朝贾庆开口问道:

“就是,大官人,小女子为何会患上这等重病,您能为我解解惑吗?”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两个小姑娘的连番询问之下,贾庆足足待了两个时辰才意犹未尽的从静和轩内院走了出来。

没办法,两个颇为漂亮的萌妹带着一脸好奇的朝自己询问最基础的东西,而每次自己的回答,对方都给予了异常充分的情绪反应,连吹带捧,这种感受,可不是一般的顶。

此间乐,不思蜀!

穿越这半年,这是自己过得最舒心的一天,就好比一头毛驴身上毛都被理顺了的那种感觉。

贼爽!贼舒服!

贾庆现在能明白为什么那些绿茶婊能让男人趋之若鹜了,无他,情绪价值给的太高了。

但是等贾庆一走,行院里的李娇儿和翠娥却立马变了脸色,开始争锋相对起来。

“姐姐,你是成心和我抢男人不成?要不是我昨日求了大官人,你这小命可就要归天了,难道你连这点情分都不讲?”

“妹妹,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但是你说大官人是你的男人那可就太可笑了吧,没主的东西,姐姐就争不得?放心,等姐姐有了把握,一定会拼尽全力捞你出这泥潭的!”

“哼!……”

能在行院里混到如今地步的,哪有什么简单人。

心思单纯的,早就被人坑到外院去接客陪酒去了。

静和轩的内外两院,待遇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内院的这些标致姑娘,才有那么一丝丝自主权。

也就是以后世灵魂为主,这时候有些上头的贾庆还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眼下这一切天真烂漫的性格才是她们的本性,之前那种陪酒女郎的性格是她们为了生存故意伪装出来的。

“哎,两个苦命人啊,若是以后碰到了,能帮的还是小帮一把吧!”

在出静和轩门的路上,贾庆甚至还有些小感慨。

刚刚在院里,那两姐妹又把自己的身世给贾庆说了一通,这回倒是没有昨晚那父赌母病弟读书那么离谱,跟现在苦命人的待遇差不多,贾庆便信了八分。

……

“卖炊饼咯!卖炊饼!”

“香喷喷的武大郎炊饼!”

“客官,要来一个吗?又香又软,好吃的紧呢!”

只是贾庆这边刚出院门,就听见街上响起了叫卖声。

听到这声音,贾庆浑身当即就是一个激灵,似乎有一道凉气从尾椎骨直冲脑门,脚步再也动不了半分。

“小官人,西门小官人?”

“你这是咋了?怎的跟丢了魂似的?”

“是不是饿的慌了神,要不要吃两个我家的炊饼,保准你吃了就浑身充满了力气,脚下能行万里路,一跳便能飞云端!”

“……”

等贾庆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眼前不知何时已经来了一个模样猥蕤,身材不足四尺的矮壮汉子。

此人已经把肩上的担子卸下,手里拿着两个馒头,正笑眯眯的朝自己打着招呼呢。

“哦,原来是卖炊饼的武大啊,刚刚没注意,着实不好意思!”

贾庆这才在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跟眼前之人打了一个招呼。

看着眼前之人的样貌,贾庆才知道为什么这货会有一个‘三寸丁谷树皮’的诨号,有一说一,这形容的确实颇为精确。

“炊饼我就不吃了,家里还有点事,后会有期!”

在不知名的恐惧之下,贾庆下意识的就想逃离,但是走了没几步,又好像想到什么似的,转身又折返了回来。

好不容易遇到‘剧情’人物了,自己无论如何得交谈几句,了解一下现在到底在什么‘时间段’才行。

“西门小官人,您这是?”

看着贾庆去而复返,武大当即有些意外的出声。

“刚刚我想起来铺子里的伙计还没吃饭呢,正好遇见你,你给我挑十个炊饼,我带回去给伙计吃!”

贾庆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便要武大包十个炊饼。

说是炊饼,其实就是最普通的白面馒头,只是此时的说法和后世不一样而已。

而明代的馒头,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二者叫法不同而已。

“好嘞!”

“承蒙惠顾,十个炊饼马上给您包好!”

“一个炊饼六文钱,大官人您给小的六十文即可!”

听了贾庆的话,武大郎眼神当即就是一亮,粗陋不堪的脸上都直接现出了一朵花。

大官人不愧是大官人,出手就是阔绰,竟然一次性就买十个炊饼。

听到对方的报价,贾庆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拿出来一小块银子递了过去。

武大郎接过贾庆递过去的银子,熟练的拿银剪子一剪,见缺口处银白闪亮,没有丝毫杂色,立马就知道这是上好的纹银。

选小的那块用戥子一称,正好是六分五厘银子。

“大官人,您看看,这一小块银子六分五厘,正好65文,我找您五文可好?”

贾庆点头,然后装作不经意的随口问了一句:

“武大,你这炊饼生意做的不错啊,赚的不少吧?家里现在添几口人了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