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曹伽放学过来找曹侑,说是炉子已经造好了,让他去看看,只是那木匠约莫是心有顾虑,现下只造了一个。
曹侑也没太失望,主观能动性都是一步步激励出来的,样品有了就好,最多以后再费点心思优化。
然后,曹侑和曹伽一起去把炉子和取煤器拿了回来,顺路叫小厮去买点石炭,接着回家在园子里挖了点黄泥,再叫人取了桶水,就开始捣鼓起了蜂窝煤。
要先把石炭捣成粉末,曹侑力气不够,就让小厮来做了,然后大致按七比三的比例,掺黄泥混在一起,最后加水揉,就和揉面团一般。
感觉差不多后,把那一团垒高,曹侑拿起取煤器轻轻一压,再往准备好的木板放轻轻放下,一个成型的蜂窝煤就出来了。
曹伽和顾小二在一边看得新奇,吵着要试一试,曹侑也乐得清闲,就把取煤器给他们,自己在一边指指点点,嘿嘿!
这时太阳已经快落山,做好的蜂窝煤短时间也干不了,只能等明天再烧。
曹伽和顾小二觉得劳动成果有他们一份,千叮万嘱道:“要等我们来再试啊,你敢自己偷偷试,就准备好十个紫晶蹄膀啊!”
听着曹伽幼稚的威胁,曹侑翻了个白眼。
第二天,才刚放学,曹伽就跑来催着曹侑回家,因为今天是直接回家,曹俪也是一起回,于是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干什么?”
曹伽抢先答道:“侑哥做了个炉子,还用石炭做了柱状的东西,现在准备回去试着烧烧看!”
嗯,条理清晰!
曹俪奇怪道:“做炉子干嘛?家里多得是啊?”
曹伽卡住了,曹侑回道:“我做的这个便宜,不止炉子便宜,里面烧的石炭也便宜,虽然掺了黄泥,但烧起来应当是差不多的。我想着这汴京城许多人用不起炉子,就弄了这个。”
曹俪会心一笑道:“侑哥果然能耐了,这是要给家里添进项了啊!”
曹侑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汴京城还好,各家都得给他们曹家几分面子。
要是想整个大周推广开来,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一起吃肉,而且上桌的估计是整个曹家,而不是曹家四房。
现在可没什么专利保护,别人学会了,那就是别人的!
回到家,曹侑把炉子和蜂窝煤取来,先放进一个蜂窝煤进炉子,然后用干树叶引火。
等火烧的稳定些之后,用火钳子夹着,再小心放了两个进去,接着把蜂窝煤的孔对好,很快下面的火就透了上来,烧得非常旺。
曹侑点点头,说的再好不如亲眼所见,相信高氏也会支持他的。
正巧,高氏见这边热闹,也过来看看。
曹俪连忙过去叽叽喳喳地把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撒了个娇:“母亲,等家里进项多点,给我涨点月例好不好!”
高氏没理这茬,问曹侑道:“这炉子造一个多少钱?还有这蜂窝煤多少一个?”
曹侑想了想:“母亲,这炉子也就是也就塑形的模具和里面的炉瓦要些钱,总共不到十文钱。
中间的炉灰可以换成黄泥,再加人工,成本在二十文钱左右。
这煤就更便宜了,还掺了黄泥,约莫一文钱两个。
不过儿子想在进风口这位置垫几根铁丝,这样进风更足,烧起来更旺。”
高氏双眼亮了亮,才二十文一个,卖个四五十文随随便便,再贵些也不是不行。
至于蜂窝煤太便宜,她没放眼中,却不知蜂窝煤才是利润点。
曹侑和家里的采买了解过,现下一担木柴要六十文钱,冬天更贵,一担是一百斤,关键木柴没有蜂窝煤耐烧。
现下还没测试,不过一斤蜂窝煤抵个五斤木柴应当是没问题的,而且和木柴一样都是长久生意。
怕高氏没想到这点,曹侑主动和高氏提了一嘴:“蜂窝煤是个长久生意,单单我们四房恐怕拿不住,要不要和族里说说?而且,最好扑买多一些煤山,不知家里银钱够不够?”
高氏有些幸福的烦恼:“唉,还有银钱烫手的时候,让你们父亲去说吧,也该让他露露脸了。”
说罢就乐呵呵地去找曹玹去了。
送高氏离开,曹侑叫过曹伽和顾小二,说道:“这炉子和蜂窝煤,生意会比较大,你们回去和家里说说,想参与的晚上过来和我父亲说说,不想参与也没事,到时我估计能得些奖励,我们分分。”
这话实际上只是说给顾小二听的。
曹伽和顾小二有些懵懂,只是应下了,曹侑也不好多说,毕竟也只是个孩子,做不得主,只是这生意单单曹家可能也吃不下,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顾小二。
随后叫来管事,把炉子和蜂窝煤放好,并嘱咐早点招募工匠,研究下能否利用水磨坊来锻造,这也是曹侑刚刚想到的。
……
隔天,吃过早饭不久,曹家各房、潘家、顾家和杨家带着各家的管事陆续过来了。
曹侑的大伯二伯故去了,三伯在外领兵,因此来的是大伯母、二伯母和三伯母。至于潘家和杨家,也都是武勋世家。
曹玹昨晚找曹侑详细问过,此时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又拿来炉子演示了一回。
曹玹对众人说道:“侑儿说,这模具可以做成方的,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其他就是建个工坊,招些人手罢了,我是觉得可行的,毕竟是个长久的生意。”
众人都是有见识的,自然也明白这道理,只是对于合在一起做,还是分开做有些分歧。
曹玹想了想曹侑,轻声咳了一下,提议道:“若只是汴京,也无需我们几家大动干戈。
所以在下有个方案,这生意我们可以每个州府都寻个有能耐的来合作,所有事,官面上的,只要不违法可以由我等出面。”
说到这,众人也都明白曹玹的意思了,既然免不了出现抢食的,那么主动分一块肉出去,还能自己把握,还能把琐事让别人担着,已经是极好。
唯一需要顾虑的是,这个合作的人需要是个知进退的。谈好了大方向,众人便开始聊些家常,琐事自有跟来的管事去商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