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曹家麒麟子 第42章 探讨

作者:豚豚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5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曹侑把心中所想,整理了一番,然后对范公说道:“老师,学生这里有一个浅见,请老师斧正。

学生以为,从扬州看江南,造成百姓生活依旧困苦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南方的人口要比北方多很多,然而南方多山,耕地要少上许多,为了有地可耕,百姓之间只能互相竞价租田,甚至卖身为奴,使得南方的人力更为廉价。

其次,地主或商贾开办的工坊,可以招募失去土地的百姓,而且也只需要付出低微的报酬,而百姓购买的食物和日用商品,是由那些人出售定价的,若是他们想要收回百姓手中的银钱,只需要提升这些商品的价格就好。

最后,便是朝廷在南方,威信不足,百姓们更信任地方上有威望的族老,再加上大周的国策,使得地方官员权责不清而且权力分散,遇事便互相推诿,心思更多用在争权夺利上,致使朝廷和百姓越加离心离德。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大周的南方,看似富庶,而实际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当矛盾积累下去,怕是要逼得百姓为了活下去铤而走险了。弟子大胆猜想,近些年南边盗匪强人越来越多,也是这个原因。”

范公思考曹侑说的这些,默默想起自己在南方主政时的无奈,虽是一地主官,但在涉及地方利益的时候,被处处掣肘,阳奉阴违,时常也是有心无力。

“现在看来,问题的根源可以说是找到了,只是南方人口众多,勋贵与地方利益纠葛甚深,又是朝廷财赋重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该怎么做,才不会牵扯过大呢?”范公轻声地呢喃,似是在问曹侑他们,又像是在问他自己。

“老师,学生以为,若是把整个江南都纳入改革,那牵扯肯定是大的,若是一着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我们若是只改一县,先看看成效,也不至于会出现太大动乱的,若是可行,再推广至一府、一路,都是可以的。”曹侑颇为自信地说道。

毕竟在现代的新闻上,曹侑看过听过新中国时的各种试点,各种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经验积累,还是比这时代的官员要领先一些的。

范公听了,也是不断额首:“不错不错,以点破面,倒是好手段,只是这点得好好选,人也得好好选,朝中也不是铁板一块,总是得小心些。”

“老师说的是,有利益纠葛的不止是在南方的官员,还有南方在京的官员,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自己都做不了圣人,也不能指望他们来做圣人。”

曹侑略带无奈地继续说道:“学生以为,改革的策略也不能过于激进,要一步一步来,先保障百姓都可以活下去,再考虑提升他们的吃穿用度。

在这过程,还得分化那些有利益纠葛的,能看得长远的,可以拉拢;只顾眼前的,就寻些违法乱纪的杀鸡儆猴;再有冥顽不灵的,那只有用重拳,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要做到这些,要么派去的人要心齐,但只适用一县,毕竟官越大,越是有自己的政见;要么临时放权,总摄地方政事,按时考成,奖优罚劣。

只是这些都是需要先选人再实行,不能急在一时。另外,最好也选用一只军队护着,以防狗急跳墙。”

曹侑的方略很是直白,基本听了就能懂,范公满意地对曹侑说了声“善”。

曹伽和顾小二也是默默给曹侑竖起了大拇指。

“方略大体是没问题了,现在要确定的就是怎么一步一步改善民生了。你可还有建议?”范公再问道。

对于政事,曹侑遵循的是伟人提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有些事还没做过,还是不能想得太乐观。

“老师,学生是有一些想法,不过还需要想一想。现下只说说百姓们最关心的吃与穿。

关于增收,学生想到一个办法,打算寻一处水网充沛的庄子,先试验一下。

但这也只是增加了产出,若不干涉,还是会被他们盘剥干净的,因此还需要朝廷建立更大的仓储,粮贱收粮,粮贵放粮,严格管控粮食价格。

这可能需要增加人员来管理,可以用新科进士来,不过考虑到现在冗员这么多,也是可以选调一些风评好的过去,只是还需要做好监察。”

“侑哥,用现在的冗员来填补,会不会出问题?若真出了问题,贪污都是小事了,万一被人攻讦到了新政,阻碍了新政的实行,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曹伽有些担忧的提醒道。

“你的担心有理,不过即是试点,那就是要试错,不怕发现问题,只要能解决,那便是有用的,这些可以提前说好,相信官家和相公们是有这耐心的。

若是出现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要具体分析分析,是人的问题还是政策的问题,只要底层百姓未受太大损失,最多只是几个试点县降一些税赋而已,对大周还是无碍的。”

“但事总有万一,若是底层百姓受到的损失较大呢?若是引起民怨该怎么解决?”这是顾小二问的。

范公欣慰地看着他们在那各抒己见,也不插嘴,默默听着。

“嗯,这个我们首先可以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就开始明确各人的权责,以防推诿,还方便追责;其次,关于民生的政策都要事先调研,并且设好监察;最后,可以制定赔偿预案,以防意外。”

就这样,在和曹伽和顾小二的探讨下,曹侑想得方案一点一点地完善。

在范公看来,这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方略了,自己刚入官场,额不,是为官多年后上的奏折也不外如是,完全可以上奏给官家和诸位相公看看。

至于曹侑想着先试验增收的办法,那就慢慢试验吧!弟子想严谨一些也是好事嘛!

“老夫后继可不止是有人啊,还有好多个呢!”范公有些俏皮地想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