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范公的过程很顺利,本来范公以为沈括今天刚到,杂事会比较多,所以不想耽误他太多的时间。
得知曹侑安排徐勇去帮沈括寻住处后,也就顺便考教考教,看看是否和他的远亲说的那般天资过人。
过了一阵后,范公停下了考教,经义是没啥问题,记性是不错的,史论和实务策也还可以,虽不是上上之选,但也算是有见地的。只是唯独这诗词,确实缺了些火候。
初步了解后,范公给沈括提了下建议:“存中啊,往后史论和实务策你再用功练练,注意遣词,让文章多些情感。”
说着,范公又瞥了一眼曹侑,接着说道:“你们都是一个问题,文章太直白。有空再多背些诗词,不需要做得多好,能扣住考题即可。”
“多谢范公指点,小子都记住了,希望以后能多多向您请益。”沈括恭敬地向范公施了一礼。
“老师,沈兄和我一样,只是在其他事上多费了心思,接下来专心读书,定有所精益的!”曹侑在一边帮衬道。
范公平静地看了曹侑一眼,然后说道:“你现在入仕,还是早了点,不过你既然下了决心,为师也不拦你,只是接下来就静下心专心读书吧,其他的都先放放,包括你上次说的。”
“是,老师。”刚刚进府的时候,曹侑也和范公说了他想要提前入仕的决定。
范公本来希望曹侑等两年再考,一些官场的忌讳和手段本想晚点再交给曹侑。
这些手段,曹侑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道。就像核武器,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只是这小子突然就变了心,打了老范一个措手不及。但路是自己的,作为老师,他也不能干涉太多。
攀科技,有沈括;搞改革,有那个在地方为官的拗相公,那么现在早点进官场熬资历就有必要了,更何况曹侑还想着筹建大周皇家科学院呢,攀科技也是需要时间的,早点入仕,才能早点开始不是?
又闲聊了一会儿,范公见徐勇在外面探头探脑,知道是寻好宅子了,于是便让曹侑和沈括走了。
“你寻的哪里的房子?”曹侑问道。
“少爷,附近的房子都没有出租的,小的只能在更南边的清齐坊那租了一套宅子,离这里是有些距离。”徐勇找了几个牙子,都没问到,只能租了远点的。
“无妨无妨,汴京居,大不易。贤弟能找到宅子,愚兄就已经万分感激了。在杭州时,愚兄只想着住在大相国寺就好了,了没有奢望能有宅子,哈哈哈!”曹侑还没开口,沈括先把话头给掐了,也是表现出了不俗的情商。
“惭愧~惭愧~,兄长宅心仁厚啊!徐勇,你先带人和行礼去新宅子,把人安顿好,下午再来府里接我们。”曹侑扔了一锭银子过去,接着对沈括说道:“兄长,我带你去逛一逛吧,顺便祭一下五脏庙。”
“那便麻烦贤弟了。”沈括也没扭捏,直接应了下来。
……
下午,让徐勇把沈括送回去后,曹侑准备回房练一练字,顺便静心想一想。
刚练了一会,高氏身边的大丫鬟锦绣过来请他,说高氏有事找他。
随锦绣一起到了高氏屋里,曹侑施了一礼,笑道:“母亲怎么想起儿子了?”
“刚回来没在府里呆两天,就三天两头往外跑。”高氏照例先不满地嘟囔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你姐姐不是就要成婚了嘛,下一个也就到你了,等你也圆满了,我和你父亲就轻松了。
今天碰到你五婶,提了一嘴,也该给你说亲了,你五婶就说会帮你留意的,你这几天也别乱跑了,省得我找不到人。”
……曹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也能回旋的么?
这事不能直接拒绝,曹侑想了片刻,说道:“母亲,五婶说的媒,定是好的,只是咱家,确切地说应该是我,需要谨慎一些的。
儿子准备明年参加科考,官家对我是器重的,旭哥对我也是亲近的,我们曹家也是顶级勋贵,若我入仕,助力已是足够,所以过犹不及,还容易引起猜忌。”
“嘶,这可如何是好?我从未想过这些,等下…等下我便去你五婶那,让她…让她…算了,还是你来说说,该怎么做吧!”高氏说道一半便想起身,然后脑子卡壳了,又坐了下来,询问曹侑。
曹侑刚想拦住高氏,见她又坐了回去,有些哭笑不得:“母亲别急,你刚不是说今天才和五婶提的么?五婶放风也要时间呢!不过儿子这也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母亲能应允。”
“何事?”
“儿子前些日子去扬州游学,结交了一位通判之子,他时常来和我们探讨学问,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家里有个姐姐,也是快及芨了,我想请母亲去他家提亲,还望母亲应允。”
曹侑说的重点在盛长柏身上,是避免引起高氏反感。
高氏呆了一下,看了看曹侑的神情,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地方的通判之女?”
高氏的反应在预料之中,曹侑耐心解释道:“母亲,是不是通判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个未来可期的儿子。那盛长柏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将来定可以成为儿子的左膀右臂。
先前儿子说过,有官家、有旭哥、有我们曹家,只要儿子稳步就班,定能走到高位。母亲可见过哪位相公是没有帮手的?”
“但是,这…这…,便是我同意,你父亲那也不会同意啊!”高氏实在找不到理由,只能搬出曹玹来。
曹侑却是顺着杆子往上爬,造成既成事实先:“母亲同意便好,父亲那儿子去说,相信父亲也是和您一样明事理的。”
嗯?啥时候的事?我这就同意了?
高氏被绕得晕乎乎的,眨巴眨巴眼睛,不确定地问道:“我…同意…了?”
“嗯~!”曹侑点了点头,回了个坚定的眼神,表示高氏确实是同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