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我八岁中解元 第51章 国子监等你

作者:莱丝菟眯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6:04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

“三爷。”

“三爷早啊。”

好几个在门口的丫头见了贾环出来赶紧行礼。

“你们也早。”

贾环轻点了下头,出了门。

里面几个丫头窃窃私语起来。

“大人们常说‘既来之则安之’,我看三爷现在也挺好了,你说呢?”麝月看向正在玩弄自己指甲的晴雯。

晴雯倚在门口柱子上,抬头瞄了一眼,继续玩弄着自己的手指甲:“只要不找我算旧账就好,不管我染指甲就更好了。”

“嗤嗤。”麝月抿嘴笑道:“哪有空理你呢?我听说三爷已经开了窍,读书能过目不忘呢,很是被老爷看中呀。”

碧痕道:“老爷看中三爷,又跟你什么关系?至于你笑的这么妩媚了?”

“呸!”麝月啐了一口,一本正经道:“你们说,咱们现在为什么只能拿五百钱的月例?”

“为什么?”

众丫头一起看向麝月,就连一直玩自己手指甲的晴雯也被吸引了过去。

说到底,大家出来给人辛辛苦苦做丫头,还不都是为了赚点钱么。

麝月道:“还不是因为三爷是庶子,不家里被看中,所以身边只能有一个二等丫头,咱们都是三等洒扫丫头……若三爷将来金榜题名,咱们这些跟着的自然水涨船高,月钱涨到一两也未可知。”

“金榜题名?”晴雯捂着嘴嗤笑一声:“哎呦,就算是三爷能学,金榜题名那也得多少年以后了,我可是等不到,还是安心赚我的每月五百钱吧。”

“万一等到了呢?”

“那就是阿弥陀佛显灵了。”

“别多想了,我妈说外面乱的很,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呢。”

“谁挑三拣四了!”

……

“三爷,马车已经给您换了新的,您看看还满意吗?”林之孝指着门口处一辆崭新的马车,笑呵呵的说道。

贾环看了看,道:“好是好,就是把前面咱们荣国府的牌子拆了吧。”

“啊?为什么?”

林之孝不解。

荣国府的牌子,何等体面?

哪怕在路上横冲直撞,也没人敢拦路,尤其是五城兵马司的人,看到这样的牌子都是吼着在前面开路的。

贾环非常理解林之孝的惊讶,现在荣国府的牌子就跟前世京都限量车牌子是一样的,开出去吓到一片人。

不过,他的想法是:

上次的破烂马车上没有荣国府的牌子,那两个人因此不知道他的身份。

若还能遇到那两个大汉,再用这马车换一两本秘籍……

易筋经。

经过一晚上的修炼,贾环明显感觉自己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一股似有似无的精纯灵气在四肢百骸内流转。

这应该就是内力吧。

贾环想着,伸手一抓。

荣国府的牌子被他咔嚓从马车上拿了下来。

“三,三爷你……”

林之孝目瞪口呆。

这可是顶级木匠师傅镶嵌进去的,主要是防人偷盗,一般人想拿下来没有半日功夫细心推敲休想。

“拿着吧。”贾环往林之孝身上轻轻一丢:“今后我的马车上不用这玩意,太招摇了。”

林之孝抱着怀里的木牌,愣愣的站了好久。

直到……

“爹,你怎么了?发什么呆?”

小红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林之孝这才回过神,瞪了一眼:“你不在三爷的院子好好待着,怎么跑仪门外面来了?”

小红晃了晃手里的扇子,笑道:“三爷忘了拿扇子,我跑来看看他走了没?”

“早走了。”林之孝板着脸道:“快回去吧,没事别往外面跑。”

“知道啦!”

小红撇了撇嘴,跑着回来仪门里面。

……

马上就是李守中回来的日子了,贾环紧着把剩余的《春秋》《尚书》几部注释读完,又把前面《四书》等集注温习了一遍。

剩余的时候就修炼是易筋经。

至于龙爪手,贾环不太感兴趣,勉强会了一两个招式便丢在一边了。

这日下午,贾环正在跟师姐师妹打牌,外面忽然来了一人。

李师母笑道:“墨文回来了,快过来我给你介绍,这是你大伯新收的关门弟子,环哥儿。”

贾环忙把手里的牌放下,起身行礼道:“见过墨文大哥。”

“嗯!”

李墨文淡淡的点了下头:“我听大伯说起过你,天资不错,只是你这……哼!”

贾环尴尬了一下。

李师母板着脸道:“墨文,不可无礼,环儿是因为书都读会了,所以才来陪着我打牌玩笑,这一点你大伯也是允许的。”

李墨文十先给李师母行了一礼,而后一本正经道:“大伯母的话侄儿不敢苟同,学海无涯,哪里有书都读会了一说?哪怕是大伯都不敢妄言。”

李师母显然知道李墨文的脾气,笑骂道:“好好好,你有理,我说不过你行吧,怎么提前从国子监回来了?”

李墨文板着脸道:“回大伯母的话,因月考提前,所以早回来了两天,大伯写信让我检查一下环师弟的功课,现在看来是不用问了!”

说着就要走。

原本他就不信一个区区七岁的孩子能背诵四书集注。

“怎么不用?师兄请问吧。”贾环站出来,一本正经的说道。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李墨文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今月末国子监考题之一,很多国子监老生都记不得注释,也因此无从破题交了白卷。

“《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固其乐皆尽美。然舜之德,性之也……”

贾环一口气滔滔不绝了半柱香。

前面欲走的李墨文已经挪不动步子了。

这段注释又长又晦涩难懂,他也只记了个大概,考试后又再次翻阅才得以记清楚。

而面前贾环,竟然一字不差。

而且诵起来不急不躁,沉稳有度,仿佛他前面有一本书,他在对照着念一般。

难道是巧合?不信邪的李墨文又问道:“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贾环不假思索:“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万章问而孟子答也……”

依旧是一字不差!

李墨文这才面上缓和了几分勉强点头道:“好!只是背书好不见得能做出好文章来,我在国子监等你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