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月后,天气渐凉。
贾环踏出国子监大门,守在门口的赵国基忙跑着上去笑道:“三爷,您终于出来了,姨奶奶都在家里念叨好多遍了,每日以泪洗面。”
“胡扯了,我是进了国子监读书了,又不是进了监狱,以泪洗面做什么?”贾环很无语的说了一句。
赵国基忙道:“姨奶奶担心您在国子监吃不好,穿不好,又怕您在国子监被人欺负,又怕您第一次住在外面会生病,身边也没人伺候,又担心国子监老师严厉,会打你骂你,还怕天冷了,您穿的衣裳薄……”
絮絮叨叨了半晌,贾环静静地听着,直到马车回到国公府,赵国基才堪堪停了嘴。
“好了,我这就去见姨奶奶,你也跟着一起吧,晚上请你吃好的。”贾环拍了拍赵国基的肩膀。
自己这个老舅,是个好人。
刚刚说了那么多担心,恐怕除了赵姨娘,也有他的一份担心在里面。
赵国基忙憨憨的笑了笑,道:“我哪能进去里面,爷您给我一百钱,我自己打酒去的好。”
贾环:“……好!”
比以前油滑了!
竟然知道跟小外甥要钱花了。
“给你五百钱。”
贾环其实想多给点,无奈自己也是囊中羞涩,赚钱的买卖他现在是一样不会干。
不过他也不急。
现在钱够花就行。
只需要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天赋好好读书,日后金榜题名,为官做宰,要多少钱没有?
何必舍本逐末做劳什子商人。
“多谢三爷!”
赵国基喜滋滋的拿着钱,到同行面前炫耀去了。
贾环笑了笑,然后大步往赵姨娘院子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几个婆子丫头,看着贾环都是窃窃私语。
“好久没见三爷了,英俊了哟。”
“听说三爷去了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那可是真有出息了啊,宝二爷还在家里跟丫头浑呢,昨儿我看了一会儿,有点傻傻的。”
“别说你,我也看着有点傻,动不动就自己一个人傻笑,有时还又哭又笑。”
现在哪怕是寻常丫头,都看出贾环要比宝玉出息多了。
“嘘,别吵了,周瑞家的来了!”
众人赶紧住了口。
周瑞家的最近重新得了王夫人宠信,得意的不得了,平时走路都是抬着头往天上看的,根本不看脚下。
“哎哟,这不是三爷吗?您可算是回来了,还不快去给太太请安,太太可是念叨你好些日子了。”周瑞家的没理会那些嚼舌根的混账婆子,直接追上了前面的贾环。
贾环微微一笑:“我得先去书房给老爷请安不是?”
周瑞家的笑道:“三爷说的是,只是你要快些,太太还等着您呢。”
“知道,对了,不如你也一起来,我给老爷请个安就跟你走。”贾环走了几步,忽然回头说道。
周瑞家的顿时一个激灵,忙到:“我就不去书房了,在外面等着三爷。”
“好,那你在书房门口等着。”
竟然学机灵了,不过……
不多时,二人到了贾政书房门口。
“三爷,我就在这等您。”周瑞家的笑嘻嘻说道。
贾环点了点头,进了书房。
彼时贾政正跟几个清客相公说话,有詹光,卜固修,程日兴,胡思来等。
众人见贾环进门,纷纷起身。
“环三爷回来了!”
“听说环三爷第一次月考就是三十七名,直接进了举业堂!”
“天才神童,不过如此!”
众人一阵恭维。
现在大家是都看出来了,环三爷前途无量。
至于宝二爷……
傻蛋一个,守住家业都难。
站在哪边还用说嘛。
詹光作为第一个站在贾环身边的,此时自然最为得意,他轻轻捻着胡须,笑道:“三爷今年入了举业堂,明年就可以直接参加秋闱,明年三爷才八岁啊!简直是天降文曲星,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贾政心里满意极了。
不过还是谦虚的笑道:“哪里哪里,哪怕环儿明年真去秋闱,也只是叫他见见世面罢了,不指望他能一次考中。”
众人忙笑道:“以三爷的年纪,文采,中举是早晚的事,就是中进士也不难。”
进士两个字可算是说进了贾政心坎里,他在工部员外上行走多年,始终不得寸进,那些跟他同龄的早就升士郎,尚书了。
原因为何?
当然是因为别人是进士出身。
他的官是靠祖宗余茵得来的。
永远低人一头。
若他的儿子能中进士……
“儿子给老爷请安。”
温文尔雅的声音把贾政拉回现实,只见面前少年虽稚嫩,却已经当得起文采风流了,更有浓浓的书香气息萦绕,简直是他的梦中情子。
“环儿,在国子监读书可还习惯?”贾政抬起头,含笑问道。
“国子监白天有大儒教课,跟同窗一起读书写字,晚上秉烛读书,儿子受益匪浅。”
“好!”
贾政情不自禁拍了一下手。
众清客见贾政都拍手叫好,哪有不跟着的道理?又是一大堆恭维的话往外丢,只把贾环夸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百年不遇的读书奇才。
贾政恐贾环骄傲,忙制止了众人,又对贾环笑道:“你在国子监苦读半个月,想来也累了,今日回家好好歇一歇吧,不用去后面请安了。”
那个王夫人什么德行,贾政哪里不知道?怕宝贝儿子被那蠢妇影响,因此提点了贾环一句。
贾环一本正经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就是再累也要去后面给母亲请安。”
“善!”
詹光笑着拍手。
这孩子,厉害了!
把“孝”字拿捏得稳稳的!
“环三爷不但读书有成,且孝心可嘉,真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老世翁好福气啊!”
“哈哈,哪里哪里。”
贾政享受着众人恭维,哈哈大笑。
真是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去吧,去吧!”
“去见见你母亲,就说我一会儿也过去。”
贾政还是不放心王夫人。
因此贾上了后面一句。
贾环行了一礼:“儿子告退。”
刚走两步,贾环忽然回身。
“可还有事?”贾政问道。
贾环指着门口道:“刚刚进门时见周瑞家的等在门口多时了,好像是等着见老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