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极原,寒风如刀,割裂着灰蒙蒙的天空。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整个世界染成苍茫的白色,两道身影在风雪中前行。
“东伯,你知道红石山吗?”观主突然开口,声音在呼啸的风中显得格外低沉。
东伯炎脚步微顿,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知道,神界掉落的一件至宝。”
观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要进入红石山做最后一搏。虽然希望渺茫,但这是我唯一能够冲击神境的机会了。”
东伯炎转头看向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眼中浮现担忧:“我陪您一起。”
“不可!”观主立马拒绝,“你实力虽强,但比你更强者不是没有。若是你陨落在红石山中,对夏族来说损失太大了。”
东伯炎凝视着远方白茫茫的地平线,认真说道:“观主放心,我就凝聚一具分身陪您一起,就当是率先去见识一下红石山,以便日后再闯。”
风雪中,两人相对而立。
观主沉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也好,有你的分身相助,把握会大一些。”
时间白驹过隙,转眼三年过去。
在那片无尽的黑暗虚空之中,存在着一个极其微小的点。
这个点是如此之小,似乎比身体最基本构成的粒子还要小上许多。
然而,尽管它的体积微不足道,它却散发出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感,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耀眼夺目。
它就像是一个强大的黑洞,将周围的一切都吞噬进它那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在这个点的附近,空间似乎都被扭曲了,时间也仿佛失去了意义。
另一边,观主与东伯炎以及他的分身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忽然间,虚空中泛起涟漪,一个全身笼罩在黑色斗篷中的身影无声无息地浮现。
“影!你怎么会在这里?”观主难掩惊讶,随即警惕地看向影。
关于影的真实身份,夏族内部一直众说纷纭。
其中呼声最高的猜测便是影是东伯炎的斗气分身,毕竟两人都掌握了罕见的空间真意,而且从来没有人见到过东伯炎的斗气分身。
但此刻,这个猜测被现实无情打破。
影的声音如同从九幽传来:“我来此自然是要进入红石山。既然顺路,那就同行吧。”
东伯炎突然哈哈一笑:“那我就不跟着你们一同前行了。”
观主眉头紧锁,目光在影和东伯炎身上来回扫视,心中疑云密布。
影微微侧首:“走吧。”
就这样,观主、影、东伯炎分身三人化作流光,朝着红石山深处飞去。
他们的身影很快被扭曲的空间吞噬,消失不见。
见此一幕,东伯炎本尊负手而立,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长舒一口气:“自己跟自己演戏还真累啊,希望观主此行能突破神境吧。”
真相是,影确实是东伯炎的斗气分身,但并非普通的斗气分身。
当年他参悟紫雷真意时突发奇想,将紫雷真意融入斗气分身,意外创造出了这具特殊分身。
随着他凝聚紫雷神心,这具分身的实力也水涨船高,达到了半神巅峰。
而刚才消失的“分身”,实则是他修炼《分身术》凝聚的第二具身体,拥有与本尊完全相同的实力,只是没有携带神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具身体都是真正的东伯炎,没有主次之分。
“红石山凶险万分,有我和斗气分身在一旁相助,应该能保观主周全。”东伯炎喃喃自语。
对于他要进入红石山的决定,他的师尊北扈殿主表示非常赞同。
北扈殿主深知修炼之道并非埋头苦修即可,适当的磨练对于修行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三人以极快的速度飞到了红石山的边缘地带。
“哇,这红石山可真是太大了!”东伯炎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叹。
三人不约而同地仰头望去,好似没有尽头一般。
再朝两侧看去,同样也是一望无际,令人心生敬畏。
而那从红石山散发出来的强大威压,更是让他们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难。
如此巨大的一座红石山,实在是令人震撼!
在他们的前方,有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延伸开来。
这条石板路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偶尔会有炽热的气流从石板路上涌起,甚至还有熊熊燃烧的炽热火焰。
如果只是被这些气流波及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若是不幸被那炽热火焰扫中,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即便是实力再强的人也绝对必死无疑!
“走吧!”观主轻声喝令道,然后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走去,成为了第一个踏上石板路的人。
尽管炽热火焰一旦触碰便必死无疑,但即使是夏族历史上曾经进入过红石山的那些半神们,只要足够小心谨慎,通常也不会那么倒霉地在石板路上就丢掉性命。
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掉以轻心。
三道身影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
终于,他们来到了石板路的尽头,一座巨大的暗黑色大门出现在眼前。
大门的边缘装饰着神秘的金色纹饰,这些纹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当三人靠近大门时,它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然后缓缓地打开了。
三人对视一眼,然后毫不犹豫地一同走进了大门。
随着他们的脚步,大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巨响。
进入红石山内部,一眼望去,他们出现在一座悬浮在无尽虚空中的神秘岛屿上。
整座岛屿被一层淡淡的银色光晕笼罩,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托举在这片星海之中。
岛屿之外,便是浩瀚无垠的星空。
无数星辰在黑暗中闪烁,有的如钻石般璀璨夺目,有的则似烛火般摇曳不定。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星辰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遵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流转。
东伯炎只是略一注视,便觉头晕目眩。
那星辰运转间蕴含的至理太过深奥,每一道轨迹都像是在阐述天地至理。
境界稍弱的观主更是脸色煞白,急忙移开视线,不敢再多看一眼。
他们连忙收敛心神,不敢再直视那变幻莫测的星空。
但即便如此,眼角余光中闪烁的星光,仍让他们感到一阵阵心悸,这片星空天景中蕴含的规则奥妙,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