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唐,让大唐再次伟大 第60章 沙场扬威

作者:抛开事实不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5:37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朗州军真的来了?殿下何时出发的?怎么没人叫起我?”

刚爬至土坡半山腰的陈乔,便发起了三连问。

给吴廷绍下药,那是班门弄斧,但陈乔却是无妨。

他不似吴廷绍一般好忽悠,必然会让李弘冀派人去给潭州报讯,那样,边镐便不可能如历史上一般,弃城而逃。

吴廷绍却没功夫理他,眼睛死死盯着远处,捶胸顿足道:“李建期怎么这么没用!怕是等不及殿下赶到……这可如何是好……”

李平只得安慰道:“吴大人莫慌,即便李建期等不及殿下救援,但朗州军刚经历一场厮杀,必定力竭,殿下以逸待劳,必可轻易拿下!”

三人随军也只是累赘,李弘冀把他们丢在营地,并留下随李平传旨的十名禁军,另有医疗队,及一些后勤人员,看守营地,顺便充当护卫。

陈乔见二人不搭理自己,只得自己爬上土坡,打眼看去。

只见益阳营寨已然火光冲天,一片狼藉,双方已然短兵相接。

虽然乍看之下,难分彼此,但看着如狼似虎,毁掉栅栏,从外围杀入营寨的士兵,战局不问可知。

再看李弘冀所部,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他连忙一把扯住李平,问道:“边帅援军何时能到?”

李平闻言不禁迟疑,李弘冀临走时特意交代,让他务必拖延给边镐传讯。

原以为,陈乔醒来,一时半会也未必能够想到,没成想,一上来便让他犯难。

李平还没能找到借口,吴廷绍却猛然一跺脚:“遭了!刚才殿下走的急,忘了派人传讯了!”

“什么?”陈乔惊呼一声,“快!还不快让人给边帅传讯!”

“是是是!”吴廷绍说着就要招呼留守的禁军。

李平只得硬着头皮,打断道:“殿下走得急,也没顾得上留下战马,此时再去传讯恐怕来不及了。”

正说着,只见一队人马从营帐后方溜了出来,头也不回的向南奔去。

看数量足有数十人,他连忙抬手一指,道:“那想必这是李建期派去潭州求援的传讯兵,咱们还要看守营地,又没有马匹代步,还是静观其变吧!”

如果是李弘冀在此,只从人数便能够看出,这一行必定是见势不妙的逃兵。

而陈乔和吴廷绍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陈乔还是皱眉道:“传讯怎么用得着这么多人?该不会是逃兵吧?”

“想必是担心被敌军所阻,人多点好突围吧?况且,即便是逃兵,也得往潭州逃吧?总快过咱们。”

李平糊弄了一句,连忙打岔道:“你们看,殿下加速了!”

前一段,因为有地势和植被遮掩,双方又陷入混战,李弘冀自然要尽可能掩藏行迹。

而益阳守军的营地前,有三四里的开阔地,这个时候已经没了遮掩,自然需要提速,以免给孙朗、曹进列阵整队的时间。

看出战事危急,他也不等禁军的步兵,丢下二十个亲卫,让赵铎带队督战。

自己则带着林仁肇和朱元,以及约莫五百骑兵,启动了冲锋。

起初,因为距离过远,陷入交战的双方,因为彼此的喊杀声,没注意到骑兵冲锋的动静,待到发现之时,已经不足两里。

益阳守军看到援军,涌起了希望,但战局崩溃,也只能翻不出什么浪花。

孙朗、曹进毕竟有军力上的优势,倒也能够分兵,只是,时间仓促,虽然召集了千余士兵,却来不及列阵。

影视剧里,两军厮杀往往是近距离搏杀,但实际上,真正的两军对垒,虽然也会佩戴短兵,但往往在一方崩溃,追击战时才会使用。

正常情况下,士兵们都是手持三四米长的长矛,互相对戳。

所以,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除非是铁浮屠那样的重骑兵,一般不会从正面硬冲。

因为那样无异于让骑兵往长矛上撞,即便能够冲阵成功,伤亡也不会小。

通常骑兵在面对步兵方阵时,都是采用切角战术,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冲锋至步兵阵前,再向两冀散开,利用步兵方阵拐角,扩大己方接触面,实现局部的半包围。

而一旦侧冀被冲破,步兵便很容易出现溃败。

不过,那是正常情况下,而今,李弘冀虽只有五百骑兵,但面对的却是来不及结阵的步兵。

而此前朗州军摧毁的障碍物,更给骑兵的冲锋提供了便利。

孙朗、曹进见势不妙,连忙招呼牙兵,带着近百骑游走于侧冀。

做为叛逃的降将,他们深知,此战不成功便成仁。

虽然来不及结阵,可李弘冀只有五百骑,至于后方的步兵,前后脱节,且看着也不过两千来人。

他们对于唐军的战力本就不屑,虽然刚经历一场突袭,但损失不大。

只要能够延缓这支骑兵的冲锋势头,亦或是吸引这支骑兵追击自己,即便不能反败为胜,也可让战局陷入僵持。

他们吸取上次沅江的经验,冲破营寨的时候,便派人渡河给中军的王逵报喜。

这半场开香槟的举动,眼下却成了救命稻草。

二人带着近百骑,在侧冀游走,见唐军并未被己方吸引,又绕了个弧线,做出衔尾追击的架势。

却听前方一名身披甲胄的青年,暴喝一声:“大唐燕王李弘冀在此,谁敢一战!”

孙朗、曹进闻言,不约而同的露出喜色,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有何不敢!看某来取你首级!”

他们深知,这一战若不能大获全胜,王逵和刘言未必还敢进攻朗州。

而作为此战的先锋,又是叛逃的降将,很有可能会被当做替罪羊。

听到这路援军居然是李弘冀带队,顿时冒出了擒贼先擒王的念头。

即便不能生擒,只要杀了李弘冀,也能断了朗州的退路。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李弘冀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不得不说,孙朗、曹进的选择,已经是眼下能够做出的最优解。

虽然,二人所带的近百骑起步较晚,李弘冀完全不必理会,甚至有信心在他们追击之前,一鼓作气,将步兵杀个对穿。

可一旦冲入敌阵,必然会被延缓冲锋的速度。

而这期间,也足够孙朗、曹进带着百余骑提速,甚至,弯弓搭箭,等待己方冲出的那一刻,突施冷箭。

虽然未必能造成多大的损害,可李弘冀在这支亲卫上花了太多的心血,不想有任何无谓的损失。

另外,他也清楚孙朗、曹进的处境,知道他们必然会死战到底,倘若能够擒贼先擒王,不但可以极大的打击敌军的士气,还能避免他们带领敌军,负隅顽抗。

“朱元带兵冲阵!仁肇随我来!持斧的归我,持刀的你来,不必留活口,速战速决!”

李弘冀倒是想让林仁肇带队,但队伍里还有一半是朱元的亲兵,他担心一旦朱元改变方向,他的那些亲兵会不知所措。

自己这头就简单多了,离他最近的二十名当值亲卫,自觉的跟着自己转向,林仁肇则稍微麻烦一点,点了两个小队长的名字,便有二十骑拍马跟随。

余者则头也不抬,跟着大队杀向敌阵的步兵。

眼见着李弘冀和林仁肇只带了四十骑,向己方袭来,孙朗、曹进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就近迎了上去。

不同之处在于,孙朗、曹进身后的骑兵,不自觉的放缓了马速。

而李弘冀和林仁肇身后的亲兵,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直接让开二人,从两侧杀入。

一时间,兵对兵、将对将。

李弘冀直奔手持大斧的武将而去。

眼看着越来越近,敌将举起大斧,作势要砍,他身子猛然前探,持枪佯刺,却忽的一个凤点头,长枪重重的拍在对方的马头之上。

噗的一声闷响,马头凹陷,前腿一软,惯性的往前栽倒。

“你不讲武……”

德字还没出口,李弘冀的枪头已经借着拍在马头的反弹之力,上撩向了对方的面门,枪尖一戳,捅破了对方的咽喉,几股血箭从枪头喷溅而出。

然马势不止,李弘冀枪杆上挑,就这么生生将人挂在了枪头,抡起枪杆,风扇似的抡了两圈,待到嘎巴一声,脖颈断裂,无头尸体被重重的甩落在地。

说时迟,那时快,尸体重重跌落在地,待到尘土散去,四肢还在抖动抽搐。

他并不清楚对方姓名,之所以选择这位,因为斧头虽然沉重,但动作必然迟缓,更利于他速战速决。

倘若不是在战场上,他倒是有兴趣试一试对方的力道。

此刻,越快斩杀敌将,越能够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也能够尽量减少己方的损失。

眼见着李弘冀犹如天神下凡,敌方顿时没了心气,唐军这边则士气大振。

李弘冀趁热打铁,将挂着头颅的长枪朝天上一举。

舌战春雷:“杀!”

随即,他不理会仍然在与另一位敌将缠斗的林仁肇,甩着挂在枪尖的头颅,直奔肝胆俱丧的敌方骑兵,高呼:“下马投降不杀!”

另一侧,看见这一幕的朗州军,早已腿肚子发软,众亲卫则士气高涨,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呐喊着冲入敌阵。

而远处的己方步兵,看见李弘冀这天神下凡的一幕,更是你见我慌我见你忙,飞奔战场而来,生怕来晚了汤都喝不上。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