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风骚 第57章 明月几时有!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7:0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便在李家父女两人怒不可遏之时,忽而听得园中一阵琵琶声霹雳啪啦的响起,顿时吸引了李家父女二人的注意力。

只见凉亭处富弼等人已经坐定,而园里参与雅集的人也纷纷围拢过去,看来今晚的雅集是要正式开始了。

李金刚父女知道此处不是他们可以放肆的地方,原本李棉花还有观摩文人雅集的想法,但这会儿已经全然没有了心思,只想赶紧离开。

就在此时,忽而有人匆匆进来,高呼道:“诸位,大消息!大消息!有人做出千古中秋词矣!”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原本闭着眼睛听琵琶的富弼,闻言亦是睁开了眼睛。

身侧的罗适闻言起身,呵斥道:“什么千古中秋词,千古二字,哪里是这般轻易可以说的,你不要来哗众取宠,扰了富公欣赏音乐,小心打你二十大板!”

富弼闻言笑道:“不止于此,不止于此,老夫岂是侮辱斯文之人,这后生也是个读书人,来告知此事也是好心,就算是说错了,也不至于打板子。”

罗适赶紧欠身致歉,道:“富公,是在下胡乱说话,差点坏了富公声誉,该罚!该罚!”

富弼摆手笑道:“一会儿罚你酒三杯!”

罗适大笑,道:“这哪里是罚,富公不知道我就好杯中之物,这分明是赏!”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热络起来。

李金刚看了一下罗适,低声与李棉花道:“罗知县长袖善舞,此子了不得,年纪轻轻的,便有如此造诣,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李棉花低声笑道:“人家毕竟是新科进士,大约还是很厉害的。”

李金刚低声笑道:“那孟泽不输与他。”

李棉花顿时诧异,道:“孟泽?孟泽不过十四岁少年郎,虽然说话也还行,但怎么能够与罗知县这样的青年才俊相比?”

李金刚正要说话,却听得富弼道:“来,那后生,把那千古中秋词颂来听听,老夫倒是要听听到底有多厉害,若是真厉害,老夫有赏!”

那报信的后生得了富弼准许,清了清嗓子,捧着一张折好的纸,高声道:“是,诸位听好了,此词乃是平山茶楼雅集所出,作词人江都孟泽,词牌名水调歌头,接下来是正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开篇一句刚落,凉亭外原本嘈杂的议论声瞬间静了下去。

富弼端着酒杯的手顿在半空,眉头微挑,原本带着几分随意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罗适刚要举到嘴边的酒盏也停住了,侧耳凝神,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沈括则抬手捻着胡须,目光落在那后生手中的纸上,眼神里满是探究。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后生的声音继续传来,园子里的风仿佛都慢了下来,满院桂香似乎都裹着词句飘进人心。

有几个文人下意识地跟着念诵,手指还在案几上轻轻敲着节拍,脸上满是惊叹。

——这词里的意境,既有对天上的遐想,又有对人间的眷恋,字句间藏着说不尽的开阔与温柔,哪里是寻常词作能比的?

等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完,整个景园静得能听见桂叶落地的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富弼才放下酒杯,轻轻拍了拍手,赞叹道:“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句一出,怕是今后中秋词,再难有出其右者了!”

这话像是点醒了众人,园子里顿时爆发出一片喝彩声。

“千古好词!果然担得起‘千古’二字!”

“‘高处不胜寒’这句,真是写尽了世人的心思啊!”

文人们围着那后生,争着要看词稿。

连原本只关注漕运的商户们,也跟着凑趣赞叹,脸上满是震撼。

李金刚父女站在角落,虽不全懂词里的深意,却也被这满场的动静惊住了。

李棉花睁大了眼睛,小声道:“阿爹,这词……真有这么好吗?大家都跟疯了似的。”

李金刚点点头,眼神里带着思索:“能让富相公都开口称赞,定然是好到骨子里了。

方才那后生说,这词的作者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叫孟泽。”

李棉花回忆道。

李金刚眉头一皱,随即又舒展开:“应该只是同名吧?

咱们认识的那孟泽才十四岁,虽然人挺机敏,但也并非真正的读书人,哪能写出这样的词来,怕是巧合罢了。”

李棉花也觉得大约不太可能,笑了笑,道:“大约就是巧合,扬州姓孟的不少,名泽的更是常见,同名也就很正常了。”

遇到这种事情,父女两人心情倒是轻松了许多,开始说着笑,一边看着那些文人对那明月何时有一诵再诵,都像是着了魔一般。

忽而有人大声道:“平山茶楼我知道在哪里,我现在就去,看看那孟泽是何等人物,有想去的跟我后面!”

说着这人便急急出门,顿时有许多人哗啦哗啦的跟着走了。

李金刚也觉得有趣,忽然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李金刚的胳膊。

李金刚回头一看,竟是方才还冷着脸呵斥他们的王主簿。

此刻王主簿脸上没了半分怒意,反而堆着几分客气的笑,压低声音道:“李东家,借一步说话。”

李金刚一愣,连忙跟着王主簿走到回廊角落。

王主簿左右看了看,才道:“方才是我语气重了些,李东家莫怪。

关于漕运份额的事,等新转运使看过清单,我先给你家商行排前面,优先核验。”

这话让李金刚又惊又喜,连忙道:“王主簿,这……这怎么好意思?”

王主簿笑了笑,眼神往凉亭方向瞟了瞟,声音压得更低:“方才富相公夸那孟泽的词,你也听见了。

我刚打听了,这孟泽就是扬州航运孟家的那位。

富相公看重的人,咱们可得多留意些。

你之前说和孟泽有合作?往后若是有机会,还望李东家多帮着搭搭桥。”

这话像惊雷似的炸在李金刚耳边,他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猛地转头看向王主簿,声音都有些发颤:“您说这写词的孟泽,是扬州航运孟家的?是跟我儿相亲的那个孟泽!”

王主簿笑道:“令爱有福气啊!李东家要是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哈哈哈。”

李金刚这才明白过来,王主簿是看富弼重视孟泽,连带着也对和孟泽有牵扯的自己热络起来。

他连忙应下:“好说,好说!若是有机会,定然帮王主簿引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