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李文忠一听这话,顿时眼睛发亮。

“前几天有匠人鼓捣出了水力纺纱机,靠水力驱动,效率跟你改良的纺纱机差不多,还能解放人手。”

“南方水多,要是推广开,织布效率能再翻番!咱想把工业园扩到护城河边上。”

“水力纺纱机?”

陈安心里一动。

劳动人民果然是聪明啊!

自己只是搭了个台子,匠人们就开始折腾新花样了。

有了水力纺纱机,工业革命的小火苗是不是就要烧起来了?

“行,缺银子缺人缺粮食你就说,咱江宁县眼下就盯着工业园搞。”

朱元璋却皱起了眉。

“纺纱机效率本来就高,再加水力的,每天产那么多棉布,卖给谁去?”

“卖给老百姓啊,现在棉布有多贵,您又不是不知道。”

陈安脱口而出。

朱元璋追问。

“那国内百姓需求被满足了呢?”

“那就出口呗,朝鲜、倭国、西域,连蒙古人都能卖,棉布可比羊皮舒服多了。”

陈安答道。

朱元璋又问。

“人家凭什么买咱的?”

“咱大明铁骑是吃素的?!”

陈安直接说道。

朱元璋一听,愣了。

对啊!

自己怎么还想着要跟人家公平买卖了?

是刀不够快?

还是马不够壮?

果然年轻人有冲劲,自己虽然不服老,到底是上了年纪。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镇的秦壁村。

戚云从镇上买了酒肉和棉布往家走。

他家不算富裕,但妻子方妙灵贤惠,三个孩子乖巧,现在天下太平年年丰收,日子过得也算是有滋有味。

邻居见他一路傻笑,便问他。

“小云,你这是捡着金锭子了?”

他腼腆笑道。

“过两天中秋,买些吃的给孩子高兴高兴。”

等他回到家,方妙灵在院子里忙活,看见他擦了擦汗,笑出俩酒窝,三个孩子扑上来抱腿。

戚云觉得这辈子值了。

可就在这时,官道上跑来个骑马的百户,指着村口的大槐树骂骂咧咧。

“可算到了,累死老子了!”

随从问他。

“大人现在当了百户,有田有地有军户,啥样的姑娘没有,为啥非要跑这么远找方妙灵?”

百户瞪他一眼。

“你懂个屁!”

“这女人本该是我姜家的,跟我哥自小定了亲,我哥早死了,按规矩该嫁给我,谁知我参军回来,她居然嫁给了别人!”

“兄死弟及是本地风俗,她生是我姜家的人,死是我姜家的鬼,敢不守妇道,我能放过她?!”

“不带她回去,乡亲们还不戳我脊梁骨?!”

随从都是本地人,知道这风俗,便不再多问,跟着百户进了村。

山西地界的老百户姜易云,祖上也是喝西北风长大的苦哈哈。

十几年前徐达带着北伐军在山西跟元朝王保保死磕时,他揣着半块干饼子就投了明军。

谁能想这糙汉子不仅从尸山血海里爬了出来,还靠着军功混了个八品百户当。

要知道洪武年间的武将可比文官金贵,虽说这官儿只管着百来户军户,连县官都没资格管他。

但真要遇上邻里吵架这类鸡毛蒜皮的事儿,还得乖乖去县衙掰扯。

他带着俩人进了村,就跟秃子头上的虱子似的扎眼。

毕竟这穷乡僻壤的,飞只麻雀都能惊动全村人。

他大手一挥,让跟班去打听方妙灵家,转眼就踹开了人家小院门。

院里正忙活的戚云瞅见穿官服的人闯进来,吓得赶紧作揖。

“大老爷光临寒舍,不知有何吩咐?”

姜易云斜眼瞟了瞟旁边哆嗦的方妙灵,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俺来接俺家媳妇回家。”

戚云当场懵圈。

“大老爷您可别开玩笑了,这是俺婆娘,跟您八竿子打不着啊!”

谁料姜易云手指一戳方妙灵。

“她就是!”

“当年她跟俺哥定了亲,可惜俺哥走得早,俺又常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她就偷偷跟你过了日子。”

“如今俺衣锦还乡,她理当跟俺回去,要是识相就乖乖跟俺走,不然按规矩,她这有婚约还改嫁的,得浸猪笼!”

方妙灵一听这话,突然想起这壮汉是谁了,梗着脖子反驳道。

“你哥都走了十多年了,难不成要俺守一辈子活寡?”

戚云也回过神来,可瞅见对方官服加身还带着跟班,只能赔着笑脸打圆场。

“大老爷,她是跟您哥有婚约,又不是跟您,您这突然上门抢人,也不合道理呀!”

姜易云哪儿听得进去,嘴里嚷嚷着。

“兄死弟及,她本就该嫁俺!”

说罢,伸手就去抓方妙灵。

戚云抄起棍子想拼命,却被俩跟班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眼瞅着媳妇要被抢走,谁料小院外突然围满了怒目而视的村民。

姜易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硬抢肯定没好果子吃,只能撂下狠话。

“今儿算你们狠,这事没完,等着吃牢饭吧!”

说完,他推开人群,灰溜溜地跑了。

江宁县。

陈安收到了应天府的战书。

后日中秋前,在秦淮河畔文斗,双方互相出题,解答出来算赢,出题范围由对方指定,还得有正确答案。

陈安知道对手不是纨绔,是酸秀才们,自己的优势是跨世纪的见识。

酸秀才们指定考《四书五经》,陈安却指定了三道题。

射、御、数。

孔老夫子推崇的六艺里,礼乐书他不占优势,但射箭、驾车和算术,他能把酸秀才们按在地上摩擦!

眨眼就到了八月十四,应天府的中秋注定不寻常。

秦淮河两岸为了选花魁早就闹得沸沸扬扬,外地来的看客把街道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可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应天府和江宁县的文斗。

这场意外比试,人气比选花魁还高!

天刚蒙蒙亮,朱雄英就跟踩了弹簧似的把陈安给摇醒了。

这小子昨晚上撒泼打滚,总算求着陈安让他代表江宁县出战。

陈安无奈地啃着包子,瞅着这兴奋得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的朱雄英,只好带着他往县衙走。

马皇后和小娥她们也凑起了热闹,只不过女眷们自有去处,跟陈安兵分两路。

等陈安带着朱雄英来到秦准河北岸,直接被人山人海的场面惊掉了下巴。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把石桥和小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好在县令有特权,俩人溜达到旁边酒楼二楼看热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