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都这时候了,这家伙还想着吃吃喝喝?

陈安脸一沉,不悦地道。

“现在是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时候,粮食刚发芽,离收获还早着呢,你咋还想着浪费粮食吃喝?”

“你是当地的父母官,该做的是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不是整天想着讨好别人!”

县令吓得一脑门冷汗,压根没想到自己想巴结陈安,反倒挨了顿批。

陈安接着冷冷地说。

“老百姓虽说种出了粮食,但短时间内收不上来,这段时间朝廷的救济粮就特别重要!”

“你必须想办法把救济粮平均分下去,要是让我知道你敢从中克扣,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县令吓得直哆嗦,赶紧表忠心。

“大人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克扣粮食!”

陈安真是觉得又气又急,没想到这时候了,这家伙还满脑子想着讨好。

讨好自己有啥用?

若是讨好管用,他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

县令好半天才缓过神,赶紧点头。

“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打粮食的主意!”

在陈安的再三督促下,县令总算听了他的话。

陈安的办法还真起了作用,老百姓们总算松了口气。

每次陈安出门,都有不少老百姓跟在他身后。

“谢谢大人惦记着我们,要是没您,我们说不定早就饿死了!”

陈安心里挺不是滋味,他从来都不希望有战争,可当初的事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有了陈安的帮助,当地的赈灾工作总算有了起色。

忙了整整一个月,老百姓的日子总算安稳下来。

这天晚上,好多老百姓拿着粮食来到陈安住的地方,一个个哭着说。

“多谢大人……”

“要不是大人帮忙,我们哪有今天啊?太感谢您了!”

大伙儿手里的东西都在抖,陈安看着他们愿意把粮食送给自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看着百姓们望向自己时眼里的感激与信赖,陈安心里清楚,这场风波里,他终究是赢得了民心。

将富户的情绪安抚妥当,又细细叮嘱了后续分粮的章程,陈安便决意动身回京城。

那边的贪腐症结一日不除,边地的安稳就一日是镜花水月。

临行前夜,他叫来了白书和魅。

“我走之后,这边的事就托付给你们了。”

他先看向白书。

“你心思细,盯着粮仓的余粮分发,务必让每户都能撑到开春,富户那边的补偿文书,按咱们说好的立好,切不可再出纰漏。”

“另外命人守着城门,一来防备有散兵游勇作乱,二来盯着那些富户,别让他们私下报复百姓。”

又转向魅。

“你最擅长追踪,悄悄跟在我后面往京城去,沿途看看有没有异常动静,尤其是户部那边的人,若有消息,立刻传回来。”

两人齐齐拱手。

“是!”

陈安点了点头。

“我此去,必揪出那批吞粮的蛀虫,你们在这儿稳住局面,等我消息。”

一听这话,两人都愣住了。

好一会儿后,白书才小心翼翼的劝阻道。

“师父,您可得想清楚啊!那些大臣在朝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您要是把他们贪污赈灾粮的事捅给圣上,等于把满朝权贵都得罪光了!往后您在朝堂上,怕是连立锥之地都难有啊!”

魅也跟着点头。

“是啊大人,这事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您何苦非要较这个真?真把他们逼急了,指不定会给您扣什么罪名……”

“得罪了又咋样?”

陈安猛地打断他们,语气里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硬。

“就算真把他们全得罪了,能把这群蛀虫揪出来,也值了!”

“当初城外的老百姓啃树皮、吃观音土,一个个快饿死的时候,那些人在京城里搂着金银、喝着美酒,连救命的粮草都敢贪!他们不该受罚吗?难道就该眼睁睁看着他们踩着百姓的尸骨升官发财?”

陈安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脸上是凛然不可犯的正气。

“我既然撞见了,就断没有装聋作哑的道理。”

带着这份决绝,陈安星夜兼程赶回京城。

在御书房里,他将自己在边地所见的灾情、救济粮被克扣的证据、富户粮仓的囤粮清单,一五一十全禀明了朱元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朱笔,听完后猛地将笔往御案上一摔,脸色铁青,满眼都是难以置信的震怒。

“岂有此理!咱的旨意,他们竟敢如此怠慢?赈灾的粮草,他们也敢动?”

“这是臣查到的所有账册与证词!”

陈安将一叠卷宗捧到御案前,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赈灾粮的起运数目、沿途关卡的签收记录,还有几个被策反的粮差画的押。

“微臣斗胆直言,所作所为全是为了边地百姓,若不是看着他们实在活不下去,臣也不会滞留在外这么久,更不会冒死来触怒陛下身边的人!”

他躬身垂首,声音却掷地有声。

朱元璋一把抓过卷宗,手指急促地翻着,眉头越拧越紧。

那些记录像一把把尖刀,刺破了他对户部大臣的信任。

每一笔粮款的克扣都记在明处,连他们如何伪造损耗清单、如何将好粮换成陈米的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看完最后一页,朱元璋猛地将卷宗拍在案上,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咯吱作响。

他下意识地往后靠了靠,后背撞在龙纹靠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眼里的震惊渐渐凝成暴怒。

“咱何曾亏待过他们?让他们掌管国库,是信他们忠君爱民,没想到……没想到他们竟敢用百姓的白骨填自己的腰包!”

陈安赶紧抬头,目光直对上朱元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卑不亢的恳切。

“陛下,这事其实也怪您。”

“若不是您当初被他们的花言巧语蒙了眼,早看穿那些人的真面目,边地的老百姓何至于遭这份罪?”

满朝文武谁不是见风使舵,唯有陈安敢说这般直戳心窝的话。

朱元璋听了,脸上的怒色竟慢慢褪了些,忽然露出一丝混杂着悔恨与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

“你说得对,是咱识人不明,错信了奸臣,才让百姓跟着遭殃……是咱的错。”

他猛地一拍御案。

“传咱旨意,把户部那伙人全给咱带过来!”

朱元璋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背叛,尤其恨这些顶着忠良名号,却吸百姓血的蛀虫。

他眼神冰冷得看向殿外,沉声道。

“敢在咱的眼皮子底下耍花样,没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