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眼看朱元璋又要蛮来,马皇后急切道。

“圣上,标儿替您监国这两个多月,可没少立功,按说该受嘉奖才是!”

“就算有过错,现在功过也能相抵了,就别再打他了,好不好?”

朱元璋闻言,这才松了手。

“罢了,老子就给你娘个面子,功过相抵,既不赏也不罚!”

不等额头上满是冷汗的朱标缓过劲来,朱元璋便又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你先前说的那些话,为父倒是比较认可。”

“你且说说,该让陈安任个什么官职,才能把他管好?”

朱标看着面前像达成统一战线的夫妻俩,脑子里瞬间闪过刚才一个动手打人,一个递手绢的场景,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先让他当谏议大夫最合适!”

“圣上得学唐太宗招揽魏征那样,允许他不管什么时候直言进谏,都不用治罪!”

朱元璋想都不用想就看穿了朱标的心思,手一扬又举起鞋底板,沉声道。

“咱就当没听见,重新想、重新说!”

朱标赶紧告饶,声音都带了点慌。

“爹,别动手!我重新说,这就重新说!”

“儿子听娘说了,陈安眼下大体是功过参半,但总体来说,他没越过爹您设定的底线,而且功劳还比过错多一些。”

“对于陈安这种行事不守常规的奇才,咱们得先确定两件事。”

“头一件,是他搞出来的新稻种,等秋收时究竟能不能达到亩产六七百斤。”

“咱们原本是不该把这种跟神技似的成果,当成衡量一个七品县官的标尺的,可他既然在您这位兼职钦差老爷跟前说了这话,那就必须实打实的去验证。”

“若是达不到,那他就是夸大功劳、欺君罔上,该重罚;但若是达到了,那没什么好说的,就召他回朝重用,之后再慢慢教他改正言行。”

“至于第二件,得确认他有没有掺和军政方面的事。”

“但依儿子看,这一条其实不用卡得那么死,适当松松尺度也无妨。”

朱元璋一听这话,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

这也能放宽?

他也没打标儿的脑袋啊?

难不成打了屁股,还把儿子的脑子给打傻了?

没等朱元璋追问,朱标便又开了口。

“比如宋朝的范仲淹,他其实也立过守卫边疆的功劳啊!”

朱元璋脸色一沉,立刻反驳道。

“那是特殊情况!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还担任过节度使呢!”

朱元璋语气加重了几分,又补充道。

“武将兼任文官倒无妨,就像你徐叔那样,他本就不贪图文官治理地方的权力,心里装的从来都是军务。”

“但文官不同,他们满肚子都是算计和心思,要是让他们攥住了兵权,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朱标琢磨了片刻,觉得朱元璋说得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补充道。

“可要是江浦县也遇上特殊情况呢?”

“比如敌人突然领大军逼近,朝廷派的救兵又迟迟不到,边塞那样的地方,总得有人站出来主持大局吧?”

“这……”

朱元璋一时语塞,眉头皱得更紧了。

不过朱标的话,他多少还是听进去了一些。

过了一会儿,三人总算是商量好了对陈安的处置方案。

只要确认江浦县秋收时稻种亩产超过六百斤,而且陈安没有插手军政事务,就直接破格提拔他,召他回京。

要是他虚报功绩,用从外面购买的粮食冒充丰收的成果,就必须将他立马关押起来。

就算真的达到了亩产六百斤,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也得按照规定交够农业税。

要是在这种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上贪污钱财,也得立马降罪。

至于不涉足军政这一条,朱元璋虽然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但还是接受了朱标的建议,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确定好这件事后,朱标又就事论事地夸了朱元璋两句。

在他看来,父皇提前把陈安这个功过各半的奇才推到淮西勋贵面前,这步棋走得非常对。

陈安不只是行事乖张的奇才,还是少有的不把淮西勋贵放在眼里的人。

毕竟这种任性起来连皇帝都敢骂的人,绝对不可能把李善长放在眼里。

当初他敢在兼职钦差郭老爷面前放狠话,说朝中只有徐达能跟他下一盘,就说明他不怕这话传到朝野上下。

单说这份胆量,就不是李善长能收服的。

所以,不光是户部,他们淮西勋贵也肯定不希望陈安回朝。

但只要朱元璋摆出这种赏罚不明的态度,就能让他们摸不透皇帝对陈安的真实想法。

既然猜不透,他们自然不敢贸然对陈安动手。

只有等他们觉得,朱元璋对陈安的厌恶多过好感时,才会想办法放大这份厌恶、削弱好感,再借着皇帝的权力除掉陈安,最后推荐自己人去接手江浦县。

这套手段,朱元璋父子心里非常清楚,只是暂时装作不知道而已。

朱元璋正是算准了这一层,才用又赏又罚的方式对待提拔陈安的官员,故意让淮西勋贵们陷入困惑里。

他的目的很简单。

在陈安回朝之前,让淮西勋贵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却没一个人敢在朝堂上议论他的坏话。

至于户部那些老狐狸,眼见陈安已经惹到了淮西勋贵,自然不会傻到再主动出手。

等陈安回了朝廷,他们再想说什么,想议论什么,都随便。

甚至到时候要是他们敢憋着不说,朱元璋反倒会主动去找李善长他们的麻烦!

听着朱标的分析,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觉得这个儿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代贤君。

他俩也盼着陈安能顺利回到朝廷,先辅佐朱元璋,之后再辅佐朱标。

当然,前提是陈安别栽在朱元璋手里。

可从陈安目前的表现来看,朱元璋一点信心都没有。

这小子要是不改改他那张嘴,迟早会栽在自己手里!

别说朱元璋心里没底了,就连马皇后心里也没谱。

在她看来,陈安要是不改改说话的方式,在朝堂上绝对站不住脚。

等自己不在了,他迟早要被排挤出去!

念及此,马皇后的眼神骤然变得坚定。

自己再撑十年总该没问题,总能把陈安教得妥帖些,让他能在朝中立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