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朱标见二人明知自己撒谎却不揭穿,也暗自夸赞了一句懂事。
他轻轻点头道。
“李相与孤的想法不谋而合,孤有一计,二位爱卿听听是否可行?”
李善长和吕本连忙行礼。
“请太子殿下示下!”
朱标也不摆架子,当即让人取来北境边防地图,指着地图说道。
“论地理方位,江浦关与南通府相距最近,其次便是庐州府、淮安府、镇江府。”
“孤意已决,当速速传令四府驻军即刻整顿兵马,做好随时驰援江浦的准备,另遣将领前往长城望楼,实时观测江浦关战况变化,若江浦关真到了城破在即的关头,便立即调兵支援!”
“要清楚,庐州、淮安、镇江三府的兵马就算星夜赶路,最快也需两日抵达,南通府的兵马却只需半日便能赶到江浦,即便届时江浦关无险可守,望楼的将官也能及时传回战报,让孤随时掌握江浦战局的每一处动向!”
说到这里,朱标目光转向江浦县的方向,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心中暗自思索。
陈安啊陈安,也就你有这般胆子,敢把皇帝当成壮丁来用!
孤倒要看看,你的能耐是否真能撑起这份胆识,值得孤为你把拉圣驾充壮丁这桩杀头大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在朱标盘算之际,吕本和李善长也在心中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
吕本觉得,正好可以将计就计!
首先,他压根不在乎朱元璋的死活,甚至认为朱元璋若离世,朱标直接登基,对他这个未来国丈更为有利。
他眼下只想借着传回的消息,探探陈安的底。
毕竟这陈安竟敢将皇帝留在江浦,到底有几斤几两的本事,是否值得他动心思去拉拢,都得靠这些讯息来判断。
先前他虽也在朝堂上与陈安打过照面,可那时并未察觉陈安有什么过人之处,只当他是个平平无奇的官员。
当然,拉拢他不为别的,只为帮女儿给朱允炆,自己的亲外甥孙铺路。
但他必须先摸清陈安的底细。
毕竟拉拢陈安,就等同于与所有淮西勋贵为敌,这可是桩需要下血本的买卖,必须有足够丰厚的回报,才值得吕本冒这么大的风险。
就在吕本打定主意时,李善长也已想好对策。
他同样打算将计就计!
李善长也不在乎朱元璋的死活,只要朱元璋不被外族活捉、不丢中原王朝的脸面便好。
而且在他看来,朱元璋若离世,朱标登基,对自己更为有利。
他虽已半退,但拿捏朱标,总归比对付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容易得多。
对李善长而言,最好的结果是陈安与朱元璋一同战死。
退而求其次,两人中随便死一个也可。
若朱元璋战死在边关,陈安定然性命难保。
若陈安直接战死,也相当于帮他们除掉了一个祸害,斩断了朱元璋的一条臂膀。
无论哪种结果,对他而言都是稳赚不赔。
当然,防备边境、在城破前出兵支援这些表面功夫定然是要做的。
江浦县这块肥肉,他可不希望被北元夺走。
在李善长看来,江浦战局中,唯一让他赔本的结果,便是江浦防守战大获全胜,陈安的表现还令人惊叹。
因为他清楚,自己很难拉拢陈安,两人之间唯有敌对关系。
陈安升官,便意味着他们亏损;若陈安进入朝堂,他们更是亏得血本无归!
李善长不希望赔本,但也知晓存在风险,不过只要能通过传回的消息实时掌握战局,便能随时应变。
想通这一点后,李善长立刻换上阿谀奉承的笑容。
“太子殿下英明!此计实在精妙至极!”
他话音刚落,吕本也连忙行礼道。
“臣附议!”
朱标看着眼前二人。
对于这位谨慎的老丈人,他暂时还看不透,但李善长的心思,他却看得明明白白。
当然,他并未料到李善长会有朱元璋死了才好的念头,不过他知道,李善长与大部分淮西勋贵,都盼着陈安战死在战场上!
而朱标并未打算揭穿。
因为他清楚,自己掌握江浦战局的同时,李善长也能通过他的渠道获取消息。
可爹娘在江浦,他别无选择,只能放手一搏。
更何况,他也无法阻止消息传到李善长等人耳中,除了江浦县的驻军,其他地方的驻军里,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人。
想到这里,一种国家有毒瘤的无力感,顿时涌上朱标的心头。
他心中既有对陈安扣留爹娘的埋怨,也有对陈安能力的期待。
他埋怨陈安将爹娘置于危险之地,却更期待传回的战局消息能震惊满朝文武,让这个敢扣留帝后的陈大人,顺利回归朝堂。
因为他也还指望着陈安能帮大明铲除朝堂上的毒瘤呢!
想到这里,朱标下令道。
“这桩事,孤就交予二位爱卿去处置。”
“务必记住,江浦战局的实时情形,孤要随时掌握;江浦城的防务,要做到固若金汤;帝后的安全,更要确保万无一失!”
“此三件事,但凡有一件未能办妥,二位爱卿,提头来见!”
“若是帝后有半分差池,二位爱卿,满门抄斩!”
朱标语气冰冷、眼神锐利,严肃得让人不敢直视。
这一刻,李善长和吕本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
那个杀伐果断、心狠手辣的大明开国皇帝!
两人尽管表面上仍维持着镇定,但内心早已被朱标的狠劲震慑。
他们设想过各种结果,却未料到朱标不仅不防备他们,还直接将事情全盘托付给了他们!
这岂不是在明着和他们共享战局消息?
甚至……可能让他们比自己更早拿到消息?
不过这背后的代价,也着实大得吓人。
消息传递不及时要掉脑袋,江浦城破要掉脑袋,朱元璋若出意外,他们全家都得跟着陪葬!
他们丝毫不怀疑朱标是在说空话,神色也徒然严肃起来。
“臣,遵旨!”
二人一同躬身行礼,随即匆匆退出了御书房。
跨出房门的瞬间,二人心中竟生起了同样的感慨。
活了大半辈子,向来是他们算计别人,如今倒好,反倒被后辈算计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