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陈安缓缓开口道:“你们今天的富贵荣华,都是你们父辈在战场上杀出来的,你们坐享其成,更应该感谢陛下,感谢长辈,应该与人为善,而非欺压百姓。”

“要是再敢欺压百姓,本官就是拼上这条命不要,也会给百姓讨个公道!”

说着他抬头看了一眼天,朗声道:“这是大明的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而不是你们这些公侯的天下!”

这番话说的完全出自肺腑,让人根本没有半点质疑。

陈安说罢便重新回到桌边坐下。

深吸一口气后,他激动的心才渐渐平复下来。

干!

刚才说的太过忘我,竟然把那首打油诗给念出来了。

他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周围,想看看人群中的朱元璋有没有放下手中的刀。

当然。

这只是玩笑而已。

陈安并不知道朱元璋到底在不在人群中。

不过如果朱元璋真的在,那听到这首打油诗之后,说不定会真的对自己起杀心。

因为这毋庸置疑是一首反诗啊。

尤其是最后一句,不就是鼓动百姓造反么?

这可比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直白多了。

不过还好陈安反应及时,在最后说出那句是大明的天下,是陛下的天下。

否则怕是当场就要被拿下送去诏狱了。

没发现朱元璋的身影,陈安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此时太阳已渐渐西沉,夜色也缓缓笼罩了下来。

陈安看向跪在地上的郑昌,准备给今天画上个句号。

不远处,躲在人群中观看的朱元璋面色阴沉。

“好一个邪念惊四方,你这小混蛋今天不给咱一个解释,咱保证让你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身旁的毛骧吓得噤若寒蝉。

他已经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知道这位大明帝国最高掌权人已经处在爆发边缘。

但让毛骧奇怪的事,即便到了现在,他仍旧没有从朱元璋身上感受到杀气。

陛下为何对这个县令这么宽容?

这都当众念反诗了,还不砍了他?

难不成这陈安是陛下遗失的亲儿子?

不过这陈县令大胆的地方倒是也多,之前还当面说陛下忘本。

要是换做别人,现在坟头都长草了。

看来以后还是要对这小子更加客气才行。

啪!

一声惊堂木响起,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来人,把翡翠楼一干涉案人等,统统押进大牢,等所有罪行都列清之后,本官上报朝廷,再议生杀!”陈安朗声道。

“是,大人!”几名衙役立马上前,把郑昌和三掌柜两人拖了下去。

韩云娘听到陈安的话,立时泪流满面。

她跪在地上,向着陈安不住叩首,“小女子谢过大人的大恩大德!”

“先起来吧,”陈安摆摆手,“这些日子不用回翡翠楼了,到县城里找个客栈住下,要是有人敢找你的麻烦,本官一定替你做主!”

“谢大人!”韩云娘向着陈安连续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退下。

陈安接着道:“今日辱骂本官者,皆笞三十,以示惩戒。”

“立马查封翡翠楼,把所有财物都退还给受害人,多余的查封充公!”

“秦淮河北岸除翡翠楼和怡红楼外的其他商家,都可正常经营。”

“但本官仍旧要在此处修建义庄和垃圾填埋场。”

每道命令下去,立马便有衙役领命而去。

这些衙役效率之高,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这跟他们印象中的衙役简直是天壤之别。

等到命令下完,陈安从椅子上起身,对百姓们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从明日开始,本官会在此处设立三日公堂,各位有什么冤屈,尽管来找本官!本官虽然人微言轻,但一定尽我所能,请大家放心!”

此话一出,周围百姓们立马拍手叫好。

“好官”、“陈大人神仙转世”等词语萦绕不绝。

陈安却只是向着周遭百姓拱了拱手,接着在几名捕快的拱卫下,走出人群。

接着翻身上马,纵马离开。

知道陈安的背影消失不见,百姓们这才有些不舍的收回了目光。

所有人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他们显然对今日这场戏很满意。

因为作为主角的陈安表现出色。

大幕刚起时便斩杀两名勋贵府上管事,压住场面。

接着由韩云娘案子把翡翠楼带出来。

与翡翠楼的三名掌柜智斗之后,成功击溃三掌柜理新房线,得到翡翠楼所有的罪证和关键人证。

又以审问郑昌把已故鄂国公的次子常盛给引了出来。

再用常盛带出其他勋贵子弟。

最后以训斥勋贵子弟为结尾,结束了今日这场好戏。

虽然结尾有些仓促,但过程却足够精彩。

这足以让围观百姓们高呼过瘾了。

但有人满意,便会有人不满意。

那些勋贵子弟见陈安带着衙役离开,竟没有一人敢于上前阻拦,更是个个都哑口无言。

他们本想借着人多势众,把陈安的嚣张劲儿给打压下去,让陈安和这些泥腿子知道,他们这些勋贵虽然不敢怎么样,但也不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能招惹的。

而且秦淮河北岸这些商铺,哪个背后没有皇亲国戚和勋贵?

可以说这片地方就是他们的聚宝盆。

现在有人动了他们的聚宝盆。

这还能忍?

所以见常升第一个站出来与陈安对着干,其余勋贵子弟也纷纷冲了出来。

原本想着是打压陈安,但没成想却反过来被人家给打压了。

所以一个个唉声叹气,全然没了之前的嚣张跋扈劲儿。

常升恶狠狠的看了一眼陈安离开的方向,冷哼一声,带着自己的贴身护卫离开了。

其余勋贵子弟见状,也觉得没脸留下,都纷纷离去。

原本热闹非凡的秦淮河沿岸,不消一会儿的功夫,人便走的差不多了。

随着这些人的离开,陈安的名声也响彻了这座大明京城。

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无疑不在谈论陈安的事迹。

甚至都随着商人的脚步传到了大明其他地区。

没过多久,整个大明便道知道了应天府有个江宁县令,不但断案厉害,而且还是个愿意替百姓们伸冤的好官。

同样,那首反诗自然也随着这些事迹传遍大明。

甚至有人都在造反时用了这首诗。

这些都是后话了。

……

夜幕降临,秦淮河两岸的商铺都点了灯,气氛暧昧朦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