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一旁的朱标此时表情却是有些无奈。

看着自己这胖乎乎的好大儿,他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了刘禅的模样,更是想起了那个经典的四字词语——乐不思蜀。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连连点头:“孙儿今天还去学堂了,里面的先生都很年轻,不像家里的一样都是老头子,但打手心都一样疼……”

陈安见朱元璋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这老头子发怒起来真是下人。

虽然陈安知道朱元璋应该不会对自己有杀心。

因为现在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还没成为丧妻丧子的孤家寡人。

而且朱元璋杀人也是有目的的。

空印案是朝廷百官沆瀣一气,欺瞒皇帝。

胡惟庸的确有造反的嫌疑,朱元璋之所以纵容,是为了借助此案彻底清除持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通过胡惟庸案诛杀功臣,也是在马皇后去世之后。

还未发生的郭桓案,是因为朱元璋最痛恨官员贪污,虽然杀了无数人,但却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最后的蓝玉案,是因为朱标过世,朱元璋怕朱允炆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所以提前帮他清除威胁。

若是朱标不死,或者真正的嫡长孙朱雄英不死,蓝玉案即便会发生,那也不会牵扯到这么多勋贵。

但是朱元璋虽然不拔刀,但拿凳子也不行啊,

看他刚才那眼神,不把自己的腿打断是不肯罢休了。

这么看来,这个贪吃贪睡的小胖子还是很有用的嘛。

下次自己再惹出什么大事来,就拿这小子顶雷了。

小爷我还就不信,你老朱会对自己大孙子下重手。

跟朱雄英亲近了一会,小娥和韩无双便端着菜走了进来。

朱元璋把朱雄英放下,视线在桌子上扫视了一圈,然后道:“怎么连酒都没有?”

陈安马上起身,跑步去厨房拿了一壶酒回来。

接着又屁颠屁颠的给朱元璋倒上。

朱元璋见他还算恭谨,态度也稍稍缓和下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错了就要认。

下午念的那首反诗的确过分了点,现在伺候一下这朱老头就当赔礼道歉了。

幸亏来的是大明。

朱元璋虽然是穷苦出身,但气量可比后面鞑清那些人强多了。

没有什么诸如文字狱之类的东西。

要是陈安穿越的是乾隆康熙年间,别说当着这么多人念反诗,就算自己偷偷写下来,被发现了也得株连九族。

感谢老天没让我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

陈安一边在心里默念,一边嘿嘿的给朱元璋倒酒。

朱元璋一连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之后,才问道:“刚才你们说的那什么考成法,咱没怎么听清楚,再说来听听。”

陈安心中一惊。

这老头已经来这么久了啊。

还躲在门外偷听别人说话!

一直默不作声的朱标开口道:“爹,陈老弟搞出来的这考成法可是极有用处,儿子准备连夜整理好,明天上奏朝廷,等批复之后,就能推行开来了。”

随后他便给朱元璋把考成法又讲了一遍,还在其中加入了些自己的改进。

朱元璋一边喝酒,一边听朱标届时。

待到朱标讲完,他微微颔首:“好法子!要是能成功推广,必然能整顿官场风气!”

“不只有考成法,下午陈老弟说的内阁制度,儿子也觉得很好。”朱标接着说道。

朱元璋问道:“内阁制度?”

朱标便连忙把陈安给他说过的东西复述了一遍。

但朱元璋听完却是摇头道:“这不就是三省六部的变革么?陛下隐忍几年,纵容胡惟庸跋扈气焰,为的就是裁撤掉持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帝被架空?即便是那些贤臣也不能免俗!”

“当今陛下天纵英才,察觉丞相制度危害,便借胡惟庸一案将其废除,你们现在又说什么内阁制度,这不是跟陛下唱反调?”

陈安心中叹了口气。

哪有你这么自己夸自己的?

还天纵英才。

你咋不说你是神仙下凡呢?

当然。

这些话他自然是只敢在心中吐槽,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要是把这朱老头惹火了,自己这双腿怕是保不住了。

“黄老头,内阁制度跟丞相制度可是完全不同的。”

陈安说道:“内阁成员、乃至首辅,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而且内阁制度是把一个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丞相则是把一个人当做最高行政机关,机构没有欲望,但人可不会没有。”

朱元璋道:“机构也是人组成的,你怎么保证内阁成员的欲望不会膨胀?”

不愧是政治老手,一语命中要害。

陈安道:“我当然不能保证,这些就要看皇帝的能力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不是要天纵英才,大明这么大,就算他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能凭借自己就把天下治理好。”

朱元璋的胡子抖了抖。

你小子这话什么意思?

讽刺咱?

肯定是了。

咱就先忍你一时。

等等要是说的不对,就打断腿。

陈安继续道:“皇帝最大的能力,第一便是识人用人,知人善任。第二便是平衡,不因为个人喜恶左右朝堂局势。”

“内阁制度也是一样,成员人数是不固定的,方便皇帝平衡,而且内阁成员只能建议而不能决定,这样便能阻止权臣的诞生。”

“就算其中一个想做权臣,那其他人也不能答应,大家都是内阁成员,凭什么?”

明朝自从出现内阁制度以后,还真没诞生过能够废立皇帝的权臣。

因此明朝持续的两百多年里,政权交接一直都比较稳定,没有其他朝代那么多事。

在大明最猛的大臣便是张居正了。

但张居正能稳坐权臣的位置,是因为万历皇帝年幼,而且万历皇帝他妈还跟张居正不清不楚的……

加上跟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关上很铁。

这才没被赶下台去。

听完陈安对内阁制度的分析,朱元璋的脸上终于流露出几分认真。

陈安继续说道:“陛下虽然贵为天下之主,但毕竟还是精力有限,若是把所有权利都握在手中,每天不停不休的处理政务,那怎么能受得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明知皇权不下乡弊端,却仍旧将其保留的原因。”

朱元璋没说话,而是抬头看了朱标一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