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夏天没急着让王龙立刻返回北边,而是让他真正扎下来,把园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看了个遍。
白天,夏天处理公务或者去工地协调时,就带着王龙。
让他看二期厂房里“巧匠”工具生产线如何从一块钢板、一包塑料颗粒,变成削皮刀、压蒜器;看瓦西里带着老师傅们怎么调试新模具,为一个卡扣的精度反复打磨;看刘玉梅如何跟原材料供应商为了几分钱的差价据理力争;看白秀琴怎么统筹财务,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还得预留出园区基建这个吞金兽的巨额开销。
晚上,夏天也不让王龙闲着,拉着他一起吃饭,听刘玉梅抱怨招工难、听老杨头吐槽建材涨价、听秦朗吹嘘他又“说服”了哪个难缠的小老板……
王龙一开始还有点拘谨,觉得自己是个“外来户”,插不上话。
但他脑子活,又肯学,慢慢就明白过来了。
他亲眼看到,一台老旧的冲床因为关键轴承磨损,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半天,老师傅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不得不从市里请人带着配件过来才解决;
他亲耳听到,瓦西里指着图纸上一个结构,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手势比划,说如果有更精密的铣床,这模具的效率能提三成,寿命还能翻倍;
他亲身感受到,夏天虽然嘴上不说,但每次听到类似“要是能有某某设备就好了”、“这东西国内不好买,进口又太贵”的话时,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和渴望。
这天傍晚,王龙跟着夏天在已经铺好沥青的主干道上散步。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远处是轰鸣的施工机械和渐次亮起的灯火。
王龙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语气不再是之前的兴奋汇报,而是带着沉甸甸的思考:“天哥,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夏天没看他,目光落在远处正在封顶的一栋标准厂房上,语气平淡:“明白什么了?”
“您让我看的,不光是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也不光是那些卖得挺火的小工具。”王龙组织着语言,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您是让我看咱们的‘底子’,看咱们缺什么,想要什么。”
他顿了顿,声音笃定起来:“咱们缺好设备,缺顶尖的技术,更缺能把技术和设备玩转的人才!光靠现在这些,咱们能把园区建起来,能把‘巧匠’卖出去,可要想一直领先,要想做成您说的那个‘工业社区’的大梦……底子必须得更厚实!”
夏天脚步微微一顿,侧头看了王龙一眼。
夜色初降,他看不清夏天脸上的表情,却能感觉到那目光中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继续说。”夏天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波澜。
王龙受到鼓励,话也流畅起来:“以前在那边,我就想着怎么把咱们的货卖出去,怎么换回紧俏货赚差价,觉得能弄到皮草、望远镜、甚至一些淘汰的军用家伙就很厉害了。”
“但现在想想,那都是小打小闹,是快钱。”他摇了摇头,“真正能让咱们立得住、走得远的,是别人没有的机器,是别人搞不定的技术,是那些被埋没在那边、却能让咱们脱胎换骨的人和本事!”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眼前已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天哥,我回去之后,不能光盯着民用消费品了,得像您说的,把重点转到‘技术引进’上!我去找那些濒临停产的研究所、工厂。”
“去接触那些怀才不遇的工程师、老师傅!设备要搞,人才更要挖!哪怕暂时用不上,先养起来,建立联系,都是宝贝!”
夏天听着,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正对着王龙,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下,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沉,带着十足的份量。
“王龙,”夏天的声音里透出难得的暖意和郑重,“你能想到这一层,这趟就没白回来,我夏天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跑腿传话的办事员,而是一个能独当一面、懂我心思的战略合伙人。”
“北边那条线,交给你,我真正放心了。”
这句“战略合伙人”,夏天之前也对赵志强说过。
此刻再次说出来,落在王龙耳中,意义却截然不同。
那是认可,是托付,更是把他真正纳入了核心圈层的标志。
王龙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头顶,鼻子有些发酸,他重重地点头,喉咙有些发紧:“天哥!我……我绝不会让您失望!”
“光有想法不够。”夏天收回手,语气恢复沉稳,“回去之后,胆子要大,心思要细。”
“接触那些人,条件可以优厚,但背景一定要摸清,宁缺毋滥,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白姐沟通,资金、手续,都不是问题。”
“我明白!”王龙肃然应道。
两人继续往前走,气氛却已然不同。
王龙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的枷锁,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而夏天,望着这片凝聚了自己心血、正在快速成长的产业雏形,心中对未来的布局,也因为王龙的“开窍”而变得更加清晰和笃定。
有些种子,一旦种下,只需静待花开……
……
王龙是三天后离开的江县。
这三天里,他没再像之前那样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明确的目的性,重新梳理了“灵韵”和“巧匠”目前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具体技术瓶颈,以及瓦西里等老师傅们心心念念想要升级的设备清单。
他甚至拉着刘玉梅,详细了解了目前原材料采购中,哪些品类受制于人、哪些特种辅料国内难以觅得。
他将这些林林总总的需求,分门别类,记录在一个崭新的牛皮笔记本上。
哪些是急需解决的,哪些可以作为长期目标,哪些设备可以通过边贸渠道尝试引进二手但性能尚可的,哪些技术人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条分缕析,思路清晰。
临走前那个晚上,夏天在白秀琴的小院里,单独给王龙饯行。
没有外人,只有他们三个,加上一个跑来蹭饭的秦朗。
饭菜是白秀琴亲手做的,比饭店的更多了几分家常的暖意。
“这趟回去,担子不轻,风险也可能比以往更大。”夏天给王龙倒了一杯本地的粮食酒,神色平静,话却重若千钧,
“那边局势只会越来越乱,浑水摸鱼的人多,真心想做事的人也容易被人盯上,一切以安全为第一,事可以做不成,人必须全须全尾地给我回来。”
王龙双手接过酒杯,感受着那微烫的瓷壁传来的温度,重重点头:“天哥,我晓得轻重,以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现在不一样了,我心里有牵挂,也有奔头,惜命得很。”
白秀琴也温声道:“王龙兄弟,北边开销大,该打点的不要省,需要汇款或者办理什么手续,及时联系。夏天在这边,也会尽量为你扫清障碍。”
“谢谢白经理!”王龙感激道,“有您和天哥在后面撑着,我前面心里踏实。”
秦朗在一旁插嘴:“龙哥,等你下回回来,估计得用大卡车拉设备了吧?到时候可得让我先开开眼!”
王龙笑着跟他碰了一杯:“少不了你的!你小子在这边也别光顾着耍嘴皮子,天哥让你学管理,就好好学,将来咱们兄弟并肩子干大事!”
“那必须的!”秦朗拍着胸脯,脸上是混不吝却又真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