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从盘活内衣厂开始 第148章 团队蜕变时

作者:神话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3:3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第二天清晨,王龙揣着那本沉甸甸的笔记本和夏天额外批给他的一笔数额不小的“特别活动经费“,踏上了北归的列车。

站台上,夏天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秦朗则咋咋呼呼地喊着“龙哥一路顺风“,直到火车消失在视野尽头。

送走王龙,夏天回到园区,眼前是一片比往日更加繁忙且有序的景象。

最早入驻的几家核心工厂已经进入了平稳运营期。

赵志强的钢厂炼出的特种钢材,正被隔壁李广财的辅料厂拉走,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扣件和五金配件;李广财厂里生产的纽扣、拉链,又直接送往孙兴达的包装厂进行最后的包装;而孙兴达那台新到的进口四色印刷机轰鸣作响,印出的精美包装盒,不仅供应园区内部,也开始承接外面的订单。

整个园区,如同一个初步啮合的巨大齿轮组,开始缓慢而有力地转动起来。

产业链协同的效应初步显现,物流成本下降,沟通效率提升,让最早一批入驻的老板们尝到了甜头,干劲更足。

除了这几家已经稳定生产的,其他十几家规模不等的工厂也处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有的在进行厂房最后的内部装修收尾,有的在紧张地调试新到的生产线设备,更有几家进度快的,大型设备已经开始进场安装。

这种集群效应带来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急剧增多。

每天,都有来自县外、甚至省外的合作商、供应商、考察团,开着各式各样的车辆,涌入园区。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种新局面,老马带领的安保队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

这天下午,老马找到夏天,没有抱怨人手不足,而是从他那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了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有些不好意思地递过来:

“夏总,我琢磨着,光靠增加人手巡逻,不是长远之计,这是我根据咱们园区的实际情况,参照以前在部队的一些管理方法,瞎写的一份《园区出入管理规定》和《访客接待流程》,您看看,有没有能用的地方?“

夏天有些意外地接过来,仔细翻阅。

规定写得很细致,考虑了各种情况:对不同性质的来访车辆和人员进行了分类,明确了登记、发放临时通行证、指定接待区域、规定停留时间等流程,甚至还设计了简单的访客满意度反馈表。

虽然文笔朴实,有些地方甚至带着部队文书特有的刻板,但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老马,可以啊!“夏天抬起头,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这份规定考虑得很周全,特别是这个分区管理和反馈机制,很好!就按这个思路,你先在安保队内部试行,遇到问题再调整完善。“

得到肯定的老马,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而满足的笑容:“哎!我回去就组织他们学习,一定把园区的门给守好!“

更让夏天刮目相看的是,老马并非照本宣科。

他根据园区各区域功能不同、人流车流密集程度差异,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弹性巡逻“方案。

不再固定路线和班次,而是将人手重点布防在仓库区、主干道交叉口和新设备进场区域,夜间则加强偏僻角落和围墙周边的巡查。

这套方法很快就见了效。

就在试行新规的第三天夜里,老马亲自带班,在二期厂房后身的材料堆放区,凭借着手电筒光线下一点不自然的反光和细微的窸窣声,当场抓获了两个试图偷剪供电铜线的内部工人。

人赃并获,证据确凿。

第二天,涉事工厂的老板亲自找到夏天和老马,又是递烟又是道谢:“夏总,马队长,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安保工作做得这么到位、这么负责,我这批新设备供电要是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咱们园区的安保,专业!靠谱!“

这件事在园区里传开,加上大家自从入驻以来没发生任何材料物资丢失的事,这让各家工厂老板对安保队的信任度大增,老马和他手下那些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兵,形象也瞬间高大了起来。

夏天发现,不只是老马在进步,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以适应他描绘的那个“集团“蓝图。

刘玉梅不再仅仅满足于抓生产、盯质量。

她主动找到白秀琴,开始学习看财务报表,了解成本构成。

晚上,她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桌上摆着从县图书馆借来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和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和疑问……

“不能光会埋头干活,还得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怎么没的。“她对夏天这样解释。

秦朗虽然对夜校的课程依旧叫苦不迭,但夏天发现,他书桌上那几本《会计基础》和《市场营销》不再崭新如初,边角已经有了翻阅的痕迹。

甚至有一次,夏天深夜回来,还看到秦朗咬着笔头,对着作业本上的借贷分录较劲,嘴里念念有词:“妈的,这比练拳难多了……“虽然抱怨,却没有真的放弃。

白秀琴的变化则更为内敛而深远。

她不仅将财务和法律框架梳理得井井有条,还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国内外的商业案例,特别是关于集团公司管理和多元化经营的信息。

她甚至托人从省城买回了几本砖头一样厚的《经济法》和《公司法》教材,在照顾夏天起居、处理繁忙公务的间隙,一点点地啃读……

“将来摊子大了,规矩多了,我不能拖你后腿。“她轻声对夏天说,眼神温柔却坚定。

就连瓦西里带来的那几位苏联老师傅,也在工作之余,跟着厂里懂些俄语的年轻技术员,磕磕巴巴地学习中文,努力地想更好地融入这里,理解夏天的想法。

一种无声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园区核心团队中弥漫开来。

他们大多出身普通,没有显赫的背景,是夏天给了他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和一个触手可及的、关于财富和尊严的梦想。

他们感激夏天,更害怕自己不够努力,跟不上这艘正在加速启航的巨轮,错失这改变命运的机遇。

这种紧迫感和内生动力,驱动着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学习、成长,想要在夏天勾勒的那幅宏大蓝图中,找到并站稳属于自己的位置。

夜深人静,夏天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园区那片璀璨、繁忙且充满生机的灯火,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平静。

王龙北归,带去了新的战略方向;园区内部,不仅产业链在成型,一支有战斗力、有向心力的核心团队也在快速成长。

这才是他事业最坚实的根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