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园区内部那股自发向上、生怕掉队的劲头,夏天看在眼里,欣慰之余,也更清醒地看到了瓶颈。
热情和努力是发动机,但专业知识和系统性的认知,才是让这台发动机持续高效运转的燃料和导航仪。
光靠大伙自己摸索、零散学习,成长速度终究有限,也难以支撑他心中那个愈发宏大的“集团”和“工业社区”蓝图。
“得给大家系统性地充充电了。”这天晚上,夏天靠在沙发上,对怀中的白秀琴说出自己的想法,
“光有干劲不够,还得有见识、懂方法,我们这艘船要开得远、开得稳,船上的人,不能光是水手,还得有能看懂海图、预测风浪的导航员。”
白秀琴依偎在他怀里,轻轻点头:“是这个理,刘姐看财务报表还是吃力;老马管人有一套,但真要他制定更精细的管理制度,就有点抓瞎;秦朗那小子,跑腿办事机灵,可一涉及到正经的商业谈判、合同条款,底子就薄了,就连我……”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自省,“看那些法律条文、经济案例,也常常觉得根基不牢。”
“所以,我打算请老师来。”夏天搂紧她,说出了这几日他忙碌的计划,
“我托周书记帮忙牵线,联系了省城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张教授,是位真有学问、也不脱离实际的老学者,费了不少功夫,又出了笔不小的讲课费,总算请动他出山。”
“请教授来县里讲课?”白秀琴微微撑起身子,眼中带着惊喜和一丝不确定,“这……能行吗?教授讲的,大家能听懂吗?”
“不指望立刻都成专家,关键是开阔眼界,建立概念,知道外面世界在发生什么,先进的企业是怎么管理的。”夏天解释道,
“我跟他商量好了,每个月他来三天,集中授课,内容不搞虚的,就讲实用的:财务管理基础、市场营销策略、生产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哦,就是怎么管人用人,我自己也会去听。”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属于商人的精明:“而且,我跟园区里的那些老板们也通了气,有兴趣的可以交钱一起来听,按人头收费,虽说覆盖不了全部成本,好歹能回点血,我们这叫‘知识付费’,提前十几年体验了。”
白秀琴被他逗笑,嗔了他一眼:“就你算盘精。”随即又认真道:
“这想法好!赵老板他们肯定愿意,上次观摩会后,他们就常念叨,说你夏天的眼光跟他们不在一个层次,跟着你干,感觉前途远大得有点心里发慌,怕自己跟不上。”
第二天,夏天在园区核心团队的小范围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个决定。
当听到“省城大学教授”、“每月三天系统培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这些词时,刘玉梅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老马搓了搓粗糙的大手,秦朗则瞪大了眼睛。
“师父……还要上学啊?”秦朗苦着脸,这边夜校的“折磨”还没适应,新的“紧箍咒”又来了。
夏天没搭理他的搞怪,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大家都很忙,也很努力,但我们要做的,不是小作坊,而是现代化企业集团!”
“以后我们要跟更厉害的对手竞争,要接触更复杂的业务,没有点真才实学,光靠胆子大、肯吃苦,走不远,也飞不高。”
他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次请张教授来,就是给大家搭建一个梯子,帮大家爬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我不要求你们立刻成为专家,但至少要明白基本的门道,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去解决,以后听汇报、做决策,心里也能有个谱。”
他看向刘玉梅:“刘姐,财务上的事,你总不能一直靠感觉和经验。”
看向老马:“马哥,园区越来越大,安保和内部管理,也得有更科学的章程。”
最后瞥了秦朗一眼:“特别是你,想独当一面,肚子里没点墨水,光会耍嘴皮子不行。”
刘玉梅、老马等人纷纷郑重地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决心。
他们深知,夏天这是在他们身上投资未来。
刘玉梅更是主动开口:“夏总,我们财务室新来的小孙,还有生产线上那个特别肯钻研技术、学东西快的小陈,都是好苗子,能不能也让他们来听听?”
老马也紧接着推荐:“安保队副队长大刘,做事稳当,有想法;后勤那边管仓库的小王,心细如发,账目清楚得很。我觉得他俩也值得培养。”
“没问题!”夏天大手一挥,“把名单报给白经理,只要是肯学、有潜力的,我们都提供机会!我们不仅要提升老人,更要发掘和培养新人!”
消息很快在入驻园区的老板圈子里传开。
赵志强第一个找上门,嗓门依旧洪亮:“夏总!够意思!这种好事能想着老哥我!多少钱一个人?我厂里几个管事的,都来!必须来!”他拍着胸脯,“跟着你夏天,不光能赚钱,还能长见识!值!”
李广财、孙兴达等人也纷纷响应,态度比谈大订单还积极。
那些老板们私下议论:
“瞧瞧人家夏天这格局!咱们还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人家已经开始给手下人,不,是给整个园区‘开智’了!”
“是啊,感觉咱们这些土老板,跟夏天比起来,就像……就像乡巴佬见了留洋回来的知识分子,差距啊!”
“不过这船是上对了,开往的地方,比咱们想得还要远!”
这种略带自嘲又充满钦佩的议论,无形中进一步巩固了夏天在园区内的核心地位和威望。
……
夏天通过王县长的关系,借用了县政府小礼堂作为临时教室,条件算不上多好,但足够宽敞肃静。
作为回报,他也向县里开放了部分名额,一些有进取心的年轻干部闻讯也跑来旁听。
开课第一天,小礼堂坐得满满当当。
除了夏天、白秀琴、刘玉梅、老马、秦朗等核心成员,还有刘玉梅推荐的小孙、小陈,老马推荐的大刘、小王,以及赵志强、李广财、孙兴达等老板和他们带来的管理层,再加上一些县里的年轻干部,济济一堂。
张教授果然名不虚传,不是那些按本宣科的花架子,而是结合国内外的企业案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枯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
他从最基本的“成本与利润”关系,讲到“规模效应”、“品牌价值”,再到“企业战略规划”。
台下,刘玉梅听得格外认真,不时低头记录,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仿佛很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了。
她带来的小孙和小陈也飞快地记着笔记,眼神发亮。
老马腰杆挺得笔直,虽然有些名词听得吃力,但关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部分,让他频频点头,他推荐的大刘和小王同样全神贯注。
秦朗也收起了嬉皮笑脸,努力跟着教授的节奏。
赵志强等老板们更是如同小学生一般,听得如饥似渴。
夏天坐在后排,同样专注。
他拥有来自系统的超越时代的知识,但张教授扎实的理论框架和结合国情的分析,恰恰能帮他更好地将那些知识“本土化”,并找到传授给团队的合适方式。
课间休息,夏天还会主动走上讲台,结合园区正在发生的实际案例,用更直白的大白话,给大家“翻译”和深化教授讲的内容。
“教授刚才讲的‘规模效应’,我们园区现在就在实践!大家想想,为什么赵老板的钢材卖给李老板,成本能降?为什么咱们统一采购原材料,价格能压得更低?这就是把需求集中起来,变‘零售’为‘批发’的规模效应!”
“还有‘品牌’,‘灵韵’、‘巧匠’为什么比没牌子的东西卖得贵、还卖得好?这就是品牌溢价!是我们用质量、设计、专利一点点垒起来的信任!”
他讲的都是身边事,道理一下子就通了,引来台下阵阵恍然大悟的感叹和会心的笑声。
连张教授都忍不住对夏天投去赞赏的目光,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钱,更有脑子,懂得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带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