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从盘活内衣厂开始 第23章 工坊成立遇难题

作者:神话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3:3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李秀兰大姐办事是真麻利。

第二天上午十点整,她就带着四位手指关节都磨粗了的绣娘和三位一看就是老把式的裁缝师傅,准时站在了白秀琴店门口。

夏天和白秀琴迎出来一瞧,来的清一色都是手上布满老茧、皱纹里都藏着针线活的老师傅。

夏天没多绕弯子,直接让她们上手。

绣花的当场穿针引线,裁剪的立刻铺开布料下剪子。

一动手,功夫深浅立时分明。

李秀兰找的人,手上功夫确实扎实。

尤其是那位头发花白、眼神却贼亮的周伯,一把大剪刀在他手里像是活了过来,贴着粉线走得又快又稳,分毫不差。

人定了下来,夏天心里那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几分地。

下午,刘玉梅那边攒下的“吃饭家伙”也雇了板车,“吭哧吭哧”地拉到了小院。

几台老式但擦得锃亮、透着股精心保养劲儿的“蝴蝶”缝纫机、锁边机,还有台小巧的绣花机,卸在了院子里。

冰凉的金属机身映着天光,沉甸甸地透着份量。

“成了!”夏天看着这些家什各就各位,一直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下来。

工坊的架子,总算是结结实实地支棱起来了!

开张这天,李秀兰领着几位老姐妹和周伯他们,早早来到了小院。

初升的阳光正好洒在那些刚从板车上卸下、连夜又擦过一遍的机器上。

几个老师傅一进门,目光就被那些锃亮的“蝴蝶”牢牢吸住了,脚步都挪不动。

“哟呵!”周伯几步走到一台缝纫机前,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又轻又稳地摩挲着机身,“这‘蝴蝶牌’,油光水滑的,保养到这份上,比厂里新配的也不差了!”

“可不嘛,刘主管,”李秀兰也围着机器转,嘴里啧啧有声,“你这‘家底儿’,是真行!都是下了心思的。”

刘玉梅脸上难得有了活力,语气带着一种珍重:“都是吃饭的命根子,哪敢马虎?往后啊,我们就在这,把这饭碗端稳了!”

夏天和白秀琴相视一笑,心里都踏实不少。

夏天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红包,挨个塞到老师傅们手里:“一点心意,讨个开门红!工坊今儿算正式开张了,往后,可全指着各位老师傅的手艺!”

小红包捏在手里,几个实诚老师傅脸上臊得慌,赶紧往回推:“使不得使不得!夏老板,白老板,能给口饭吃就是大恩了……”

“拿着拿着!”白秀琴笑着把红包又按回他们手心,“图个吉利,开门红嘛!”

周伯捏着红包,眼眶有点发热,嗓门也敞亮了:“夏老板,白老板,你们是厚道人!没二话,活上要是出半点岔子,我老周把这张老脸搁这了!”

院子里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夏天这才把压箱底的核心图纸拿出来,小心地摊开在院子中央那张旧方桌上。

“各位师傅,请看这个,”他手指直接点向那几张画着大胆结构、布料少得惊人的图样,“这是我们工坊头一等要紧的机密活。”

图纸一亮,几位老师傅凑近了一看,老脸“腾”地一下,全成了酱紫色。

“这…这…这是…?”周伯指着图纸上那关键部位的支撑结构,舌头像是打结了一样,话都说不利索。

他干了一辈子中山装、工装裤,哪见过这种阵仗!

“咳,”夏天自己耳朵根也烧得慌,但还得硬着头皮稳住,“款式是大胆了点,而且做工要求也是顶了天的!”

“针脚细到得拿放大镜找,边角要包得溜光水滑跟缎子面似的,受力点必须得加固得死死的!”

“得又舒服、又托得牢靠、还得经得住穿!数量不多,但每件都得是拿得出手的精细物件!”

他话锋一转,点出了眼下最大的难关:“不过,眼下有个硬骨头卡在这儿了。”

“图纸上点名要的关键材料——托底用的高回弹海绵,还有支撑用的那种有韧劲儿的弧形软钢圈,市面上暂时没找到合用的。”

“普通海绵死硬没弹性,硌得慌,钢圈呢,要么硬邦邦像铁条,要么软塌塌没个型。”

院子里霎时安静下来,只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刘玉梅眉头拧成了死疙瘩,她是内行人,太清楚这东西的命门就在材料和结构上:“夏老板说到根子上了。”

“以前我那工坊做普通内衣,用的海绵和钢丝圈还能将就,可您图纸上这要求…托举力、舒适度、不变形…市面上常见的货色,根本够不着这门槛。”

夏天看着众人:“所以,头等大事,得先把这两样材料解决了,刘姐,你专业,知道哪有门道能搞到好货?或者,有没有别的变通法子?”

刘玉梅苦着脸摇头:“难!真正顶好的高弹海绵,得是进口货,价钱贵不说,主要没路子,至于那特制的弧形软钢圈…我更是听都没听过。”

气氛一下子沉甸甸的。

夏天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在图纸上敲打,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难道真要被这材料给堵死?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图纸、眉头拧得比谁都紧的周伯,忽然“咦”了一声,浑浊的老眼猛地一亮。

他拿起图纸,指着支撑结构那部分:“夏老板,您看这儿,图纸上画这托底的钢条,是要做成个活的弯弧,不是死硬的直条子?”

“对!”夏天心里一跳,赶紧凑过去,“周师傅看出门道了?这弧度得严丝合缝地贴着身子走,钢圈本身得有韧性,既要撑得住分量,又绝对不能硌着肉皮!”

周伯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眼底闪过一道精光:“死硬的钢丝圈肯定不成,我琢磨着…老式座钟里头,那根带着钟摆走的发条钢片!”

“那东西!韧性好,弹性足,掰弯了自己还能弹回去!就是…”他顿了顿,似乎在掂量:

“得找老铁匠重新淬火退火,把它弄得更软和些,再按您图纸上这弧度,一点点弯出来、打磨得溜光水滑,一点毛刺都不能有!这么弄,或许能成?”

“发条钢片?”夏天和刘玉梅都是一愣,随即脸上爆出狂喜!

这老手艺人的土法子,简直是绝处逢生的一道光!

“那海绵呢?”夏天赶紧追问,声音都带着急切。

刘玉梅也被点活了心思:“发条钢要真能行,海绵…我想起来了!市里有家专给出口沙发做垫子的小厂,他们用的那种高弹海绵,回弹性特别好,摸上去又软乎,就是价钱比普通海绵翻着跟头涨!我去试试看?”

“好!”夏天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图纸都跳了一下,“周师傅,发条钢的事就全权托付给您了!需要找哪位老师傅,要收多少旧发条,该花的钱您只管开口!”

“刘姐,您辛苦,立刻跑一趟市里!海绵钱不是问题,东西好才是命根子!眼下,弄到这两样材料,就是我们工坊的重中之重!”

有了方向,大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兴奋的劲又提了上来。

周伯拍着胸脯咚咚响,保证这就动身去找他相熟的老铁匠。

刘玉梅更是一刻不耽搁,转身就风风火火地往外走,去赶进城的早班车。

……

与此同时,另一头,“丽人服装店”门口也叮叮当当响得热闹。

工头老陈带着伙计们手脚麻利地搭好了脚手架,正“哐哐”地往下拆那块旧招牌。

白秀琴捏着夏天画好的设计图,仰头跟架子上的老陈比划:“老陈师傅,门头就刷这个米白色,显干净!字呢,用图上这种带点圆角的,看着大气!”

“里头墙全刷成雪白,灯一定得亮堂,顶上一溜儿装上长条日光灯管,两边墙上再钉几盏小射灯,专门打光在挂出来的衣裳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