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领着秦朗,没去那些看着就气派的大商场,反而钻进了尔哈尔滨那些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
市场里人挤人,各种口音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混成一锅粥。
皮毛山货、五金交电、日用百货、苏联过来的望远镜、手表……啥都有。
夏天也不急着买,就慢悠悠地逛,时不时停下来问问价,扯几句闲篇,递根烟,旁敲侧击地打听哪些货紧俏,哪个老板路子野,往北边运货通常走哪条道。
秦朗跟着走了大半天,累到不行,直接问道:“师傅,你这走了大半天,东问问西看看也不买是干啥啊!”
“急什么?”夏天脚步没停,眼睛扫着路两旁的店铺招牌,“搞货之前,得先摸清门道,这地方我们人生地不熟,一头扎进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你以为我们现在要做的事能光明正大的嘛?不谨慎一点,我俩估计得吃上免费国家饭!”
秦朗听后也谨慎了不少,后来也学乖了,竖着耳朵听,瞪着眼睛看,偶尔插句嘴问点傻问题,倒也没人起疑,只当是南方来的俩愣头青想捞点偏门。
这么转悠了大半天,腿都走酸了,心里那本账却渐渐清晰起来。
情报里说的那些罐头、白酒、羽绒服、皮靴……确实都是硬通货,价格比南方便宜不少,但真要大批量吃进,动静肯定小不了,容易惹麻烦。
傍晚,两人找了个街边小馆子,点了两碗疙瘩汤,一碟酱骨头。
夏天吃得心不在焉,筷子在碗里搅和。
“师傅,想啥呢?”秦朗啃骨头啃得满嘴油。
夏天没抬头,压低声音:“得找个可靠的人搭上线,我们自己去收,太扎眼。”
他想起签到情报里提到的几个名字和大致地点。
放下筷子,他起身走到柜台,递了张钞票,又跟老板嘀咕了几句。
老板瞅他一眼,朝门外某个方向努了努嘴。
夏天道了声谢,回来拉起还在啃骨头的秦朗:“走了。”
七拐八绕,他们走进一个离市场不远、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居民区,在一栋筒子楼前停下。
夏天对照了一下脑海里的信息,深吸一口气,敲响了三楼一扇贴着褪色福字的铁门。
等了快一分钟,门才开了一条缝,一双带着警惕的蓝色眼睛打量着他。
夏天心里一定,用熟练的俄语低声说了句叽里咕噜的话,这是情报里的暗语。
门后的男人显然愣了一下。
秦朗在后面眼睛都瞪圆了,嘴巴也都张的大大的,师傅还会说毛子话?还说得这么溜?!
那俄罗斯男人同样惊讶,夏天的俄语不仅流利,甚至带点他家乡的口音,比他这个老毛子说得还地道些。
男人脸上的冰霜融化了一点,侧身让两人进屋。
这是俄语是夏天之前签到的【俄语(精通)】,算是派上用场了。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俄罗斯男人,穿着旧毛衣,身上有股淡淡的伏特加味。
屋里陈设简单,有些杂乱。
夏天没废话,直接表明来意,用俄语快速交流起来。
俄罗斯男人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又摇摇头,也用俄语快速回应,偶尔夹杂着几个中文词。
秦朗像个傻子一样站在旁边,只能从两人的表情和语气尝试去猜,但最终还是一头雾水,只好无聊的四处打量。
谈了小十分钟,夏天脸色稍松,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快速写了几行字递给对方。
俄罗斯男人看了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
夏天站起身,伸出手:“спасибо(谢谢)。”
男人和他握了握手。
离开筒子楼,秦朗立马憋不住了:“师傅!你刚才跟那老毛子叽里咕噜说啥呢?你啥时候会的这手?太牛了吧!”
“以前瞎学的,没想到真用上了。”夏天含糊了一句,没多解释签到的事,
“他这边能搞到一些我们要的东西,价格还行,但量不大,而且确认了,他现在最缺的是哪些物资。”
有句话夏天没讲,就是这老毛子需要的物资清单和情报里的大差不差,应该是随着时间略微有点变化。
“那我们赶紧和他交换啊!”
“交换?”夏天摇摇头,“他也就是个中间人,小打小闹,我们要的量,他吃不下,也容易把他暴露了。”
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灯火初上的尔滨街道,眉头又皱了起来:
虽然现在确认了系统给的情报是非常靠谱的,但现在最大的麻烦还没解决。
大批量采购生活物资,在这个节骨眼上,太显眼了,怎么才能悄无声息地把东西凑齐,还不让人盯上……”
还需要细细琢磨。
之后两天,夏天依旧沉得住气,丝毫没有着手购买大宗物资的意思。
秦朗每天就是陪着夏天到处乱逛,也没有任何动作,急得嘴角差点起泡。
但看着夏天那副认真的模样,也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
这次的“逛”,和第一天漫无目的的熟悉环境不同,夏天目标极为明确。
他专门盯着那些做大批发生意的店铺,尤其是背后连着厂子或者有大型仓库的。
他不只看人家卖什么,更观察人家怎么运货。
送来的货车是国营运输队的还是私人的?装卸工是固定的还是临时喊的?每天大概什么时段出货量最大?仓库管理员啥时候换班摸鱼?
他甚至会拉着秦朗,远远地蹲在某个仓库区对面的小摊上,一碗绿豆汤能喝半天,眼睛却跟扫描仪似的,把进出车辆、人员流动记得清清楚楚。
“师傅,我们这是要改行当仓库管理员还是咋的?”秦朗忍不住吐槽。
夏天眯着眼,看着一辆卸完货空驶离开的卡车,慢悠悠道:“搞清楚他们怎么‘正大光明’地运,才知道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规矩和漏洞,往往是并存的。”
除了市场,夏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根据脑海里系统签到获得的那份珍贵情报,去实地勘察那几条标注为“相对安全、运量可观”的隐秘通道。
第一条通道,不在人声鼎沸的边境口岸,而是在离市区颇远的一片丘陵地带。
这里曾经有一个不小的国营煤矿,后来资源枯竭逐渐废弃,矿工们也大多迁走,显得格外荒凉。
茂盛的植被掩盖了许多旧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