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揭晓成绩后的第三天晚自习。
实验一班教室内的氛围,与模拟考之前有明显的不同。
有的同学在奋笔疾书,有的同学神情焦虑,有的同学则惶恐不安。
显然,一部分同学的心态出了问题。
当然孟醒和王刚并不在此列,此刻的他们正狼心狗肺的坐在座位上聊着天。
“义父,最近你怎么变得老实了”
孟醒当即反驳:“靠,我本来就是老实人好吧。”
嗯,人老,实话不多。
王刚一脸“你说我信不信”的表情。
王刚:“你和童瑶最近怎么不一块出去了?”
这才是他最想问的。
孟醒:“歌都录制的差不多了,还出去干嘛?”
王刚一脸震惊:“你到底在跟谁谈恋爱?”
“我特么谁也没谈!再次声明!”
“你到底写的什么歌?”
关于这点,王刚十分好奇。
只是不管怎么问,孟醒却总是守口如瓶,只说时机到了他自然会知道。
“快了,马上就能见分晓。说不定,你离成为真正的富二代不远了。”
孟醒忍不住感慨,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富二代,而自己只能成为富一代。
满满的都是忧伤。
“什么意思?我爸还投了钱?”
“你亲爹倒是没有,你义父我有啊。”
“……”
一脸期盼:“这么说我可以花你的钱了?义父!”
严肃拒绝:“不,你可以拥有富二代的身份。”
一脸无语:“那要这个富二代有什么用?”
严正提醒:“眼界低了,等你义父成了大佬,你这身份在哪不好使?这不比钱好用。”
王刚嘟囔:“那你还是给我钱吧,我觉得钱更好使……”
“烂泥扶上墙啊,真是朽木不可雕,庸俗!”
两人正聊天打屁,何秀英进了教室。
何秀英目光扫过略显浮躁的教室,清了清嗓子:“同学们,静一静。看大家最近的状态,老师想说几句。”
“第三次模拟考试结果出来后的这几天,有人觉得‘大局已定’,行动上开始有些松懈;还有人对成绩不满意感到气馁,似乎有点想‘破罐破摔’的意思。这两种想法,都要不得!”
“模考再重要,它终究是模拟!它更像一面镜子,帮我们照出问题;更像一块磨刀石,打磨我们的临战状态。这最后冲刺的窗口期,恰恰是最关键、最能提分的黄金时间!想想之前的付出,难道就要在这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吗?”
“现在开始,放下无谓的焦虑,也别给自己压上过重的负担。但更不能躺平放弃!要做的,就是稳住心神,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按部就班地执行好每一天的复习计划。
最后这段路,拼的不是天赋,而是坚持到底的毅力和高效沉稳的心态!
“老师相信,实验一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具备这个实力和潜力!拿出你们最初的拼劲来,把这十几天用好,我们在高考考场上一决高下!”
其他同学有没有听明白,孟醒并不清楚。
但他知道,何秀英希望把自己所有能教的毫无保留的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方方面面去帮助到他们。
天下的哪个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时间像流水,匆匆而过。
眨眼之间就到了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星期。
这段时间,老师也不再像往常那么高强度讲课,更多的是讲一些答题技巧。
像选择题,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全都一样选中间。
遇到实在不会的就调过,不要死磕。
其他的就靠第一印象,把握不准的话千万不能改。
这之类的小技巧之前根本就不会提及,只有高考之前才会讲。
这也是为了能提一分是一分。
……
5月27号这天,准考证正式下发。
领到准考证的实验一班学生议论纷纷。
王刚:“你在哪里考试?”
孟醒:“我在外国语学校,你在哪?”
王刚有些遗憾。:“我在北城初中。那可惜了,本来还想沾沾你的运气来的。”
“我的好大儿,我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你了,相信自己。”
“义父!”
王刚纳头便拜,诚心实意。
全市的高三学生数量众多,实验一班才几个人,所以同一个班在同一个学校考试的少之又少。
就连孟醒熟知的一些人,也没人和他在同一个学校。
不少在本校考试的学生都欣喜雀跃,因为场地熟悉,考试更加心安。
……
在6月5号这天下午,学校没有安排其他的课。
等班主任何秀英做完最后的交代,高三学生就会回家准备参加高考了。
随着高考临近,何秀英显得憔悴许多,发丝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今天下午是她最后一次给这一届同学们上课,心情复杂难言。
就在她进门的一瞬间,班长捧着一束花,学习委员端着蛋糕迎了上来。
带过多届毕业班,她对此类情形早有预料。
然而,预判归预判,但真正面对这一刻的时候,她心情依旧十分激动。
望着眼前这群朝夕相处的学生,看着那一双双同样凝视着她的眼睛。
今日之后,这群孩子将天各一方,就此一别,不知何年再度相逢。。
想到这,她伤感瞬间涌上了心头。
只是此刻她强作镇定,嘴上不停说道:“搞这么俗套?你们啊……”
话未说完,她的情绪已经决堤,何秀英猛地扭过头,抬手擦了擦眼角。
每个人都是感性的,本来教室内的同学也很伤感,何秀英一落泪,顿时也忍不住了。
尤其是女孩子,一个个都哭出了声,男生则大多数都眼眶红红的。
同学之间关系好的,可能还会联系联系,关系不怎么好的,慢慢的可能都忘了名字。
就像孟醒重生回来后,到现在好多同学的名字都还记不住。
何秀英迅速整理好情绪,继续叮嘱:“最后两天,也别玩得太疯,还是要沉下心来准备考试,压力也别过大。”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强调。
“高考时要是真的遇到特别难的题,千万别死磕。考完也别急着交卷,务必再三检查!有时候,一分之差,便是不同命运的分水岭。”
实际上,只要未到交卷的最后一刻,她那颗悬着的心就永远不会真正放下。
接着,她又语重心长地说了许多,仿佛要将所有未尽的话语倾注于这有限的时间。
大学前的老师,是学生生命旅程中至关重要的领路人。
他们呕心沥血,只为学生前程锦绣,为此倾注无数心血。
他们是真心实意期盼着自己的学生们能茁壮成长,终成栋梁之人。
下课铃声骤然响起。
何秀英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温柔与鼓励:“同学们,你们的高三生涯,至此便圆满画上了句号。接下来的征途,老师不能再陪你们走下去了。愿你们都能考出理想成绩,在考场上尽情绽放光彩!相信自己,勇敢地冲吧,孩子们!”
说完,她目光深沉地环视了整个实验一班。
仿佛要将每一张年轻的面庞刻入心底,继而挥手道别离去。
同时她的心中还有一句话未说出:“该怎么向你们道别呢?我的孩子们,就像当初见你们时那样。”
随着何秀英离开,实验一班的学生也开始收拾起书桌上的书本。
教室内此刻才渐渐吵杂了起来,少年心性,感动来的快去的也快。
“这是我创建的班级的QQ群,大家有QQ的可以加一下,将来有事好联系通知。”
班长此刻站在讲台前,拿起粉笔刷刷写下了一行数字。
此刻不少学生都摸出了手机,点开QQ加上了那个群,孟醒也不例外。
收拾妥当的同学,已经开始陆续背着书包离开教室。
关系好的,临走前都在依依话别,更多的人则径直离开了。
王刚收拾完毕,见孟醒也已装好书包,却仍坐在座位上迟迟未动。
“不走吗?”
“再等等,让我完整的体验一次高三。”
王刚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看他不太愿意讲话,也就没再追问。
两人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走完,孟醒才缓缓起身。
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孟醒说了一句:“刚子,你说多年以后,你会不会怀念在高三的时光?”
“高三有什么好怀念的,高三就是学习、睡觉、吃饭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学才有意思。”
王刚不以为然,显然,学习并没有使他快乐。
孟醒闻言呵呵一笑,也没反驳,转身出了教室。
就这样,孟醒在前面,王刚在后面跟着。
两人从教学楼到食堂,然后再操场,把整个徐城一中逛了一整遍。
路上还不时遇到跟他们一样的学生,也在到处转,还偶尔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走到校门口,转脸看了看学校门口横幅上的几个大字:预祝徐城一中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感慨了一句:“这最最珍贵的高三啊,真是决定人生轨迹的一年。”
只是这一次,他已经不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