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不出所料,圈子里又多了一则八卦。
直升机送鲜花,这瓜有点大。
杨小冬原以为陈茜会质问他,甚至会龙爪手伺候上,结果没有。
见到陈茜的时候,陈茜似乎根本不知道这事是的,连提都没提一句。
杨小冬偷偷瞄了她几眼,颇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陈茜注意到了,原本正在走神的她,见状忍不住笑道:“做贼似的,老是看着我干嘛?”
“没,没啥。”
“行了,不就是胡轩轩那丫头的事么,这事我知道。”陈茜说着摇头道:“这事我老是说也没用,你不烦我都烦了。”
“胡轩轩那边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办。”
“我管的了你的人,还能管的了你的心?你要是有那贼心,我说再多也没用。”
杨小冬讪讪道:“我没那心思,我都说了……”
“是,人家是孩子,不用跟我重复这话。”
陈茜嗔了一句,过了一会儿又有些犹豫道:“昨晚我……”
“昨晚怎么了?”
“没事。”
陈茜原本想说昨晚相亲的事,不过想了想还是没必要说。
徒添烦恼罢了,再说自己不答应,这事也差不多没下文了。
石天浩能走到这一步,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人,更何况双方都不熟悉,谁知道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
好女人多了,石天浩又不是找不到,难不成还会为了她陈茜寻死腻活。
既然如此,那就不说了。
要不然杨小冬肯定对自己母亲印象更差,毕竟是自己老妈,杨小冬和她关系太过僵硬也不是陈茜想要看到的。
抛开这事,陈茜又道:“上次不是说给小豆子找个语言恢复专家么,人我找到了,你看什么时候让对方过来?”
杨小冬一听便心情大快道:“这么快,人怎么样?”
“具体的不太清楚,朋友介绍的。不过对方是省语言康复中心的,听说是个教授,水平应该差不了。”
“那你给他打个电话,现在要是不忙的话就可以过来了。这几天我刚好休息,有什么需要的,正好准备。”
陈茜闻言点头道:“那我让她现在过来。”
……
一个小时后,杨小冬迎来了“专家教授”。
可看到专家同志的第一眼,杨小冬就皱起了眉头。
这也太年轻了!
而且还是个女人!
在他想象中,这种和医疗有关系的专家教授,应该就是那种上点年纪的老人家才对。
尽管杨小冬不喜欢以貌取人,可一个看起来刚毕业的小姑娘,能治疗好小豆子吗?
似乎是看出了杨小冬的狐疑,沈雪略带紧张道:“杨先生,杨小玉小朋友的病例我看过,她不是因为声带受损或者其他生理原因造成的失声。而且陈小姐之前也说过,她现在可以发出一些模糊的词语。这种情况不算太复杂,我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三到五个月就可以进入恢复期。一年内,就可以和正常小朋友一样……”
杨小冬等她说完才淡笑道:“那样最好,具体怎么治疗,怎么恢复,这些我不懂,也不会乱插手。不过你有什么需要,或者需要借助什么器械都可以跟我说,我来解决。现在我带你去见见小豆子,哦,小豆子就是杨小玉的小名。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要麻烦沈小姐多跑几趟了,孩子太小,我不想送去康复中心那边,平时康复训练就在这边,你看合适吗?”
“可以,可以的。”
沈雪急忙点头,来之前她就知道雇主是谁。
国内知名的富豪 ,辽省首富,来这种人家帮孩子做康复治疗,压力很大。
她倒是想过拒绝,不过一方面舍不得丰厚的酬劳,一方面也是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位传奇人物。
刚刚杨小冬皱眉的时候,她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好在杨小冬没有想象中的盛气凌人,态度虽然没有普通孩子家长那般客气,不过也算可以了。
因为知道专家要来,杨小冬特意让保姆把小豆子从幼儿园接了回来。
这时候小豆子正在看动画片,见杨小冬带了个陌生大姐姐回来,小丫头眨巴着眼睛有些困惑。
杨小冬笑着将胖丫头抱了起来,向沈雪介绍道:“这就是小豆子,小豆子,这位阿姨以后专门来陪你玩,喜欢不喜欢?”
小豆子挠头,显然不太理解杨小冬的意思。
不过不理解没关系,“玩”这个字她还是知道的,闻言顿时笑嘻嘻地使劲点头。
沈雪见状再度松了口气,她知道杨小冬刚刚的目的。
要是眼前的小女孩说不喜欢,恐怕自己这份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现在看来,自己笑的这么和善还是有点用处的。
摸了摸小丫头的脸蛋,沈雪一脸笑容道:“小豆子,叫一声姐姐好不好?”
杨小冬嘴角一抽,这女人是在表达不满吗?
姐姐?
我都介绍是阿姨了,你说姐姐,还真是……
算了,女人就怕被人说年纪大,姐姐就姐姐吧。
杨小冬没吭声,小豆子现在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也不是太认生,闻言吱吱呀呀地喊了一声,胖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见小豆子不排斥对方,杨小冬将小丫头放了下来,朝沈雪道:“那你们交流一下,这几天我应该都在家,有什么需要的话喊我一声就行。”
沈雪连忙道:“杨先生,您去忙吧,有需要的话我会说的。”
“那好,小豆子,陪姐姐玩一会儿,叔叔先出去了。”
丢下这话,杨小冬直接出了屋门。
等他走了,沈雪才感觉有些不对劲,姐姐?叔叔?
自己应该比杨小冬要大吧,这就矮了一辈了?
……
沈雪怎么想杨小冬才懒得考虑。
一个过客罢了,等小豆子好了,双方应该不会再有交集。
处理完了这事,杨小冬又打了几个电话出去。
这几天他人没到公司,不过也没彻底放手。
京城的梅兰、山城的孙悦、沪上的郭旭,这些人有事都会先和杨小冬汇报一声。
三地当中,要属山城发展的最好。
王悦在那站稳了脚跟,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山城就可以出现新天地超市门店了。
而京津那边,梅兰十分的谨慎,立足未稳,也不敢玉本土的零售企业发生冲突。
至于沪上,现在刚在考察市场,郭旭还没开始动作,倒也没什么大事。
杨小冬和孙悦通电话的时候,忽然被一个名字吸引了注意力。
“华强!”
听孙悦说华强超市现在也在山城扩张,杨小冬忍不住挑眉。
华强超市现在其实还是小超市,甚至刚从湖省边走出来不久,不太引人注意。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华强超市的经营模式,对方不是主打生活超市,而是生鲜超市。
这时候,国内主打生鲜超市的零售企业很少,大家都是附带着做一些生鲜,而不是主营。
华强现在名气是不大,不过杨小冬知道,等到后来花强却是反超了不少大型零售集团。
在传统零售遭到重创的时候,华强抓住了机会,主打生鲜这一块,逆境发展,成功上市。
杨小冬重生回来之前,华强的市值已经不低,超过了600亿。
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做到这一步,而且规模还在不断增加,不得不说华强做的很优秀。而且他们还涉足了电子业,在京城、深市等主要城市投资建设了电子大厦。
杨小冬走神的时候,电话中孙悦还在叙述,“华强主打生鲜这一块,和我们竞争不算太大。不过杨总,我倒是挺看好这一块的,以前我还没怎么注意。现在刚好在山城,对方也正起步。我发现对方以主打生鲜的名义进入当地市场,受到的排挤和打压都少了很多。很多当地零售企业都觉得华强不是他们的竞争对象,悄无声息地就让华强渗入了当地市场。不像我们,大家都比较警惕和敌视。您看,咱们是不是该学习一下对方的经营模式?”
杨小冬回神道:“不一样,自从咱们击败了润华,就注定会被人注意,会被人敌视。不过你说华强这种模式,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接下来新天地也可以多发展一些主打生鲜的门店,当然,按照我的想法,并购了华强最好。对方在湖省那边市场不小,明年我们的目标就是两湖、粤省这一块,收购了一家当地企业,对我们帮助很大。”
“杨总,这个恐怕有点困难。”
“怎么说?”
“您知道是谁在背后支持华强发展吗?华强的第二大股东是中天超市,而中天超市实际上是中信金融的代言人。中信那边对华强比较看好,一直在进行资金支援。所以华强暂时不太缺钱,因为竞争力小,发展的不错,也没到瓶颈期……”
孙悦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暂时不缺钱,市场压力不大,这种情况下并购不太容易。
当然,说到最后孙悦道:“不过也不是没希望,最近听说中信准备二次增持股份,而华强实际上恐怕不太愿意让中信金融继续做大下去。一旦让中信金融继续增持,到最后华强很可能换主。华强的大股东孙氏兄弟最近也在联系一些其他的资本机构,希望引入其他机构用以抵抗中信金融。但是别的机构可以进入,咱们的话恐怕难度不小。”
资本机构进入,孙氏兄弟倒是愿意,可让新天地进入,那就不见得愿意了。
换成是联百或者其他几家大超市,他们也许会答应。
同行结盟,对他们帮助很大,各种渠道资源,市场规划,他们都能帮得上忙。
唯二不行的就是润华和新天地,这两家向来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吃干抹净。
进场了,他们的目的就是控股,甚至全资收购。
这种情况下,引入新天地 ,比中信金融更危险。
中信金融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新天地的目的那可是为了吞并。
听孙悦说完,杨小冬考虑片刻道:“试试吧,不试试谁知道呢。”
“那行,回头我联系一下对方。”
两人都没说重新注册一家公司进场的事,因为新天地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扩大新天地的影响力和市场。
换一家公司,只要没能控股,对新天地就没有任何帮助。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光明正大地去谈谈,也不见得谈不成,只要条件给足了,就没有谈不成的生意。
新天地只要不要求控股,合作的话,华强不见得不会同意。
这时候的华强规模小,名气小,和新天地相比,对方差距太大,新天地的渠道和资源对他们都会有帮助。
说完了华强的事,杨小冬挂断了电话。
不过这时候杨小冬还在琢磨一些东西,超市多元化发展。
电商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的传统零售都在进行转型升级。
而在这上面,化强的生鲜超市是一条路,郭旭所言的高端精品化超市也是一条路。
再加上乐淘商城进行线上线下辅助,完成o2o建设。
这样一来,电商对新天地超市的冲击力就不会太大了。
先人一步进行转型升级,这也是新天地的优势之一。
至于华强那边,并购能不能达成,影响不算太大。
华强能成功,是因为没人竞争,也没人主营这个。
要不然现在的几大连锁超市在这上面加大投资,根本没华强的生存空间。
年销售额几亿的小超市罢了,连之前的新时代都比不上,这时候杨小冬既然想起了这茬,能并购最好,省的他重新投入。
不能并购,那新天地侧重点稍微倾斜一些,华强绝对不是新天地的对手,用钱砸也能把华强给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