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2000年当富豪 第934章 老丈母娘的金石良言!

作者:殷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陈浩没再继续说陈氏的事,杨小冬也懒得提起这话题。

其实陈氏没杨小冬说的那么弱,廋死的骆驼比马大,陈氏毕竟经营这么多年,根基其实还在。

旗下的酒店业务,虽然因为这几年设施陈旧,国内外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冲击,导致生意一落千丈,可在老一辈人眼中,陈氏旗下几个酒店品牌还是有不小名气的。

不过这几年,陈氏的掌舵人出了不少昏招,导致陈氏集团不断出现问题,才落到现在的窘境。

缺乏资金,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加上之前投资的旅游地产项目,严重拖累了陈氏的步伐,于是便有了如今的陈氏。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陈母的功劳。

丈母娘临走的时候,彻底将陈氏给挖空了,才会让陈氏这么快就暴露出种种弊端。

要不是在陈氏挖了那么多资金,陈母哪有钱到处投资。

……

这话倒不是杨小冬说的,他虽然这么认为的。

其实这话,还是陈母自己说的。

当陈浩送他们去了S府大院,待了一会离开的时候,陈母自己有些感慨道:“当初我走的时候,其实就感觉陈氏积重难返,恐怕用不了几年就要没落。与其把钱给他们浪费了,跟他们一起喝西北风,还不如趁着还有些钱的时候,把家业给分分算了。”

“咳咳咳……”

杨小冬咳嗽了一阵,陈茜也“噗嗤”一笑,不由道:“妈,不用说的这么直接吧。”

陈母无所谓道:“这有什么,我实话实说罢了。你外公当初不肯把陈氏的经营权交给我,非要交给你舅舅。你舅舅从小就在蜜罐子里长大,他懂怎么做生意?以前你爸还在川地的时候,你舅舅他们根本就不搭理我。后来你爸上去了,他倒是想理我了,我却是懒得再管这些了,免得抛头露面的惹人闲话。兜兜转转这么多年,陈氏终究还是被他们折腾垮了。垮了就垮了吧,这事你别管了。”

陈母摇了摇头,比起陈茜,其实陈母更现实一些。

陈氏终究是陈氏,她虽然是陈家的女儿,可现在她是别人妻。

父母要是还活着,那还好,她看在父母的面子上,能帮怎么也得帮一把。

可父母都离世多年了,这些年她和几个兄弟姐妹勾心斗角,早就把最后一点亲情给磨灭了。

这时候陈氏就算真破产清算了,她也不是太在意。

这不是她冷血,陈父要是没上来,她在陈氏也是同样的待遇,所以她才不会在意这些。

陈茜闻言轻叹道:“毕竟是外公他们奋斗了一辈子,才打下来的招牌……”

她还没说完,陈母就失笑道:“什么奋斗一辈子打下的招牌,你外公还活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改了三次名。到了你舅舅手上,为了跟潮流,也改了两次名字。现在的陈氏,早就不是之前的陈氏了。没什么好多愁善感的,就算真是百年招牌又如何?现在的百年招牌还值钱吗?何况,帮了再多,那也是陈家的产业,跟咱们可没关系。他们自己不争气,总不能老是指望我们,你也别说什么支援5个亿的傻话,当初你回来求援的时候,谁肯借钱给你?还不是借着机会,逼迫你把手上的股权让了出来,才给了钱。茜茜,女人到了这年纪,该学会守家了。不是守着娘家,今天小冬在这,我也不是特意说给谁听的,你自己学着点。总之,我和你爸,这辈子衣食无忧,用不着你们操心。至于钱,钱多了我们也没地方花,够用就行。你们不一样,你们还年轻,守好自己的小家就行。当然,我不是教你们冷血,六亲不认。亲戚家有点困难,帮忙没问题,可得看情况。人家在外面挥霍无度,欠了一屁股债,你们累死累活的,挣了点钱还得帮别人还债,让他们去享受,应该吗?该帮的帮,不该帮的甭搭理他们。陈氏就是如此,你舅舅舅妈,阿姨姨夫,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各个都趴在陈氏上面吸血,结果到最后,让你们买单,你们傻啊!让他们自己作去,真哪天快饿死了,给口饭吃。这话就是我说的,你们记着就成,其他的不用管。”

陈母这话一出,杨小冬顿时笑道:“阿姨,别的不说,就今儿这话,我倒是觉得您跟我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陈母瞥了他一眼,嗤笑道:“那当然,给你省钱你还不乐意?你杨小冬的大名谁不知道,能抠就抠,能省则省,你当然爱听。”

这话一出,杨小冬顿时满脸讪讪。

老太太都奔六的人了,说话还这么毒舌,更年期还没过去?

见杨小冬吃瘪,陈茜实在憋不住,失声笑了起来。

这话别人不能说,一说杨小冬肯定得怼回去。

不过陈母是他丈母娘,说了杨小冬也没办法顶回去。

这几年,杨小冬吃瘪的时候不多,不过在陈母这边还真没讨到什么好。

从几年前第一次见面,两人其实就不太对付。

那时候还好,杨小冬时不时还反讽几句,不算吃亏。

现在不行了,没法反讽回去。

三人正聊着,门铃响了。

保姆急忙去开门,杨小冬一看就知道是老头子回来了,跟着起身往门边走去。

不等他走到门边,陈父换好鞋进了门,抬头看了杨小冬一眼,语气平淡道:“来了。”

“嗯,叔叔,回来挺早的。”

“刚好开完会。”

老头子随口说了一句,脱下了外套,见杨小冬顺手接了过去,愣了一下才道:“不知道的真以为你是我儿子,我女儿呢?”

一旁的陈茜闻言笑容满面道:“爸,我在这呢。”

老头子轻哼道:“我知道你在那!”

你老子我又没瞎,能没看到吗?

结果好些日子没见了,进门还没你未婚夫热情,白养你这女儿了!

老头子心里诽谤一句,杨小冬笑着搭茬道:“叔叔,这不一个女婿半个儿么,一样的。”

老头子也懒得接话,揉了揉脖颈,又看了看陈茜,顿了顿才道:“自己小心点,照顾好自己。要是还回沈城,回头让你妈陪你一起。我这边不需要人照顾……”

老头子嘱咐了几句,这才继续看向杨小冬道:“收购天弘基金的事我知道了,你是想做你的互联网金融?”

“嗯。”

老头子微微点头,也没急着再说什么。

杨小冬想在互联网金融上面闹点动静出来,他早就知道。

见他承认了,老头子又问道:“通过基金公司,想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杨小冬笑呵呵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做点虚拟货币基金的买卖,也不抢银行的生意。”

这话说起来,其实是没问题的。

余额宝并不是存款业务,它只是一个基金,货币基金虚拟化罢了,和储蓄是两个概念。

可真要觉得这点对银行没影响,那就是扯了。

普通人其实根本没有购买基金的习惯和概念,在他们看来,余额宝就是用来存钱的,利息比银行高点的另一种形式存款。

所以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分析来分析去,认为余额宝只是侵占了基金公司的业务,那纯属放屁。

上万亿的资金进入余额宝,难道这些钱原本都会流入基金领域?

要是没有余额宝,其中9000亿都得进入银行储蓄这一块。

所以对后世的一些专家,一些自我觉得良好的精英人士分析,杨小冬都觉得是扯蛋,当然,不排除是老马自己招募的水军。

没办法,不说没影响,难道说有影响?

杨小冬说的简单,老头子也不是纯粹的外行,思考了一下才道:“虚拟货币基金?将货币基金虚拟化,类似于如今的网上支付一般,将财富虚拟数字化?”

“差不多吧,其实和货币基金没太大差别。只是将现实中的业务,搬到了网上罢了,减少了各种形式的流程,减少了许多手续。让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通过一些软件的端口,就可以直接进行购买基金产品,进行理财。”

“封闭期多久?”

“没有封闭期,随买随卖。”

“收益呢?”

“稍微比银行定期高那么一点。”

“风险管控工作怎么做?”

“前期会做一些限额,另外我们会和一些保险公司交涉一下,看看能不能做一些网上金融的险种进行理赔。我觉得问题不大,保险公司也需要开拓业务。他们的理财产品也多,后期有合作的机会。或者,我直接入股一家保险公司。另外基金公司本来就有自己的风险管控体制,加上我们这边也会进行多方位的风控工作,不会出问题的。而且在此期间,我们会建立起自己的信用体系,随着信用体系建立完毕,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和预防。叔叔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老头子轻叹一声,我放心什么,说的倒是没什么,你真做起来了,麻烦恐怕少不了。

不存在封闭期,利息比银行高,风控工作如果有保障,那还存定期干嘛?

而且杨小冬还要入股保险公司,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后面恐怕还有别的想法。

这么下去,迟早要惹麻烦。

不过事已至此,说再多没用,杨小冬也不是那种几句话就能被说服的人。

见老头子不吭声,杨小冬只好再次道:“这次不是我们一家在做,很多家。狐狸 ,企鹅,易方,天弘……这些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都在做。我们一家做那就是众矢之的,可大家都在做,这就是大势所趋。叔叔,这年头,行业也在发展,互联网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向,而这其实也是我们国家的一次机会。在某些领域,因为我们发展的比别人迟,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可这次不同,我们先发起这样的行动,那就是我们领先于世界。失败了就算了,做成了,以后我们脸上也都有光不是。”

“话是这么说,不过……”

老头子和杨小冬进门就开始聊,陈母见状有些无奈,看了女儿一眼,半晌才道:“让他们谈去,我们准备吃饭。在外面天天谈工作就算了,回来也谈。早知道如此,你就该找个……找个……”

陈母说了半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真要找个和老老头没共同话题的,那一家人聚到一起,都没话可说,那比现在更尴尬。

现在,好歹杨小冬和老头子还能聊下去。

……

晚饭的时候,杨小冬和老头子没再聊工作的事。

杨小冬恭喜了老头子几句,老头子也坦然接受,这次能迅速上位,本来就值得恭喜。

在外面,那最好是提都不提,免得被人说闲话。

可在家里,一家人庆祝一阵,那倒是无妨。

等杨小冬旧话重提,让老头子国庆庆典的时候,给他安排个好位置,老头子有些心累,无可奈何地看了他一眼没吭声。

这家伙,总觉得不太靠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人觉得靠谱点。

没接这话茬,等到晚饭结束,老头子和杨小冬闲聊的时候,老头子忽然说道:“今年要是有机会的话,我想办法邀请那两位去新天地集团视察一下。”

他口中的两人,杨小冬瞬间就听出来说的是谁。

听到这话,杨小冬微微挑眉,半晌才道:“合适吗?”

“为什么不合适?民营第一的企业,提出互联网 概念的企业家,华夏知名的慈善家,按理说,早就该去你那看看才对。不过这几年,你们走的太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罢了。今年的话,也许更合适一些。”

见老头子这么说,杨小冬笑了笑点头道:“要是可以的话,我当然希望能有这机会,不过要是麻烦,那就算了,叔叔倒也不用为这事特意上心。”

老头子也笑了笑,却是没说上心不上心的事。

不过这事,他还真放在了心上。

事到如今,新天地已经成为华夏最大的民营企业。

而企业其实和Z府是割不断的,Z府的支持力度,有时候从领导视察就能看出一些东西。

新天地集团,到目前为止,视察的领导,级别最高的其实就是他老头子了。

可他成了杨小冬的老丈人,而且天高地远,他在京城,有些东西是没办法给到新天地的。

如今,能给新天地锦上添花的,唯有那两位。

老头子觉得,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那两位,一位是杨小冬的同乡,早在去年去东北的时候,就说过有机会去新天地看看。

另一位,在川地的时候,甚至还说过一句“民族脊梁”这样的话。

也正因为这句话,其实给杨小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杨小冬本人也借着这话,炒作了不是一次两次,反正扯虎皮的时候,遇到强敌的时候,都喜欢拿这句话自我标榜。

现在再让他们亲自去新天地看看,也许能给现在处于风暴中心的新天地带来一些帮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