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皇爷爷您放心!”

朱小宝用力点头。

“孙儿记着呢,肯定会守好这江山!”

老爷子笑得更开怀了,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咱那些儿子都安置好了吗?”

“都安排妥当了,这两天他们都在鸿胪寺歇着。”

朱小宝笑着提议。

“皇爷爷,眼看快到年关了,要不咱们办一场家宴,一家人好好聚一聚?”

老爷子连忙答应。

“要办要办!你看着安排就行,咱都听你的。”

这会儿的朱元璋,早已没了往日处理朝政时的精力,满脑子都想着能和儿子们团圆。

朱小宝心里很清楚,自从老爷子在《皇明祖训》中定下藩王不能入京的规矩后,他和爷爷与那些藩王就聚少离多。

上次见面还是六年前,这次相聚之后,往后恐怕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对老爷子来说,能在晚年和儿子们团聚,比什么都重要。

在皇家,这样的温情本就是极为稀缺的奢侈品,来得格外不容易。

朱小宝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半年的时间,过得可真快,快得像飞一样。

当初和爷爷定下的两年之约,转眼间就快要到期了。

朱元璋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凝视着他轻声说道。

“大孙啊,你很快就要登基了,咱爷俩之间的这个约定,怎么这么快就到期了呢?”

朱小宝赶紧接话。

“皇爷爷,要是您不愿意,孙儿可以不登基……”

朱元璋抬手打断了他,语气里满是感慨。

“咱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眼睛一闭一睁,两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皇爷爷您别想太多,好好调养身体。”

朱小宝连忙安慰道。

话音刚落,老爷子就咳嗽了两声,朱小宝赶紧伸手帮爷爷顺着胸口,急切地问道。

“皇爷爷,您怎么又咳嗽了?”

老爷子摆了摆手。

“没事,你先回去吧。”

朱小宝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床头那条带着些许血丝的手帕,心里猛地一沉,却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停下离开的脚步。

他知道,爷爷不想让他看出自己身体状况不好。

等朱小宝关上门,老爷子赶紧抓起手帕捂住嘴。

确定孙儿已经走远后,他才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看着手帕上的血迹,老爷子喃喃自语。

“活不了多久了,这身子骨快要熬干了,快了啊……”

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眼神也渐渐黯淡下去,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一天不如一天,全靠一口气硬撑着,眼看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来人。”

朱元璋朝门外喊了一声,谷大用立刻快步走了进来。

“皇爷。”

“把水盆端走吧。”

朱元璋吩咐道。

“是。”

谷大用刚要动手,又被朱元璋叫住了。

“谷大用,你说咱这辈子,算成功吗?”

谷大用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

“皇爷当然是成功的。”

“哦?哪里成功了?”

朱元璋追问道。

谷大用仔细思索了一会儿,认真地说。

“皇爷您开辟了大明王朝,儿孙众多且个个出色,又都十分孝顺,这些都是别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福气啊!”

朱元璋乐了。

“是你羡慕吧?”

谷大用尴尬地挠了挠头。

“回皇爷,奴婢确实羡慕的很。”

“行了,你去把蒋瓛叫来。”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悄无声息地站在了老爷子面前,躬身行礼。

“参见皇爷。”

朱元璋看着他,缓缓说道。

“你也该享享清福了。”

蒋瓛愣在原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待咱大孙登基之后,你就退下去吧。”

朱元璋语气平和地道。

“放心,咱不会亏待了你的,到时候给你一笔钱,你回老家好好过日子。”

蒋瓛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声音哽咽地说。

“皇爷……卑职……”

“别难过。”

朱元璋摆了摆手。

“再威风的人都有下台的时候,咱们都该给年轻人让位置了。”

“对了,帝陵可建好了?”

蒋瓛连忙抹了把眼泪,答道。

“建好了,工部在今年中旬就已经完工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放心的神情,点头道。

“那好!你明日一早去趟后宫,让太监们把大孙的龙袍绣好,别耽误了登基大典。”

“是!”

朱元璋摆了摆手。

“去吧,让咱再想想,还有啥事能替咱大孙做的。”

蒋瓛心里既酸楚又温暖。

都到这个时候了,皇爷心里还惦记着太孙殿下,这份祖孙情谊,实在难得。

他躬身退出了房间,留下老爷子一个人坐在床上发呆。

还有什么事情要替大孙安排呢?

没一会儿,老爷子就困得睁不开眼睛,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连日的操劳早已将他的精力耗尽。

第二天一早,朱小宝起得格外早,陪着老爷子吃完早饭后,就前往谨身殿。

和内阁六部的官员开完洪武三十年的工作报告后,他单独把礼部尚书李缘留了下来。

这一年,大明的日子过得顺顺利利,经济状况比去年又好了不少,市舶司的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各个方面都在稳步发展,越来越好。

“李大人。”

朱小宝开口道。

“臣在。”

朱小宝停顿了一下,吩咐道。

“你抽个时间准备一下,安排各路藩王入宫参加家宴。”

“是。”

李缘点头问道。

“太孙殿下想在哪里设宴?”

朱小宝思索了片刻,语气郑重地说。

“就设在奉先殿吧!”

这次藩王们难得齐聚京城,是极为少见的团圆时刻,在奉先殿设宴,既显得隆重,又具有纪念意义。

李缘躬身行礼。

“臣这便去办,待安排妥当,就通知各位藩王入宫。”

“嗯。”

朱小宝应了一声,又问道。

“帝陵那边,工部确实已经建好了吧?”

“请太孙殿下放心,早就完工了。”

李缘笑答。

“好,那你先下去吧。”

洪武三十年,腊月二十三。

这场让皇室盼了六年的家宴终于正式开席。

天还未亮,各路藩王便怀着各自的心思踏入皇宫。

要知道,《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藩王不得入京”,这样的团圆机会,这辈子恐怕再也难有几次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