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大屋大厅,阿二泡好一碗盖碗茶,放在酸枝木高脚小茶几上。
何老爷的习惯,向来如此:偷得一时半刻空闲,慢慢叹茶,茶叶也永远不变:红茶。不同的是,今日泡茶的水,不是家里的井水,是白云山古井水,儿子叫人从白云山担下来,光看就知水质不错,清澈无比。
“附近的人讲”。何言邻说:“这口井是宋代挖的,井水不甘不甜,就是好清。”
他的习惯也没变,兴趣一来,什么都玩个天翻地覆。现在的兴趣是去白云山找水:山泉水或井水。不同的是,以前跟张三同一齐,其他兴趣玩乐玩过后,再去斗蟋蟀。现在独自一人,阿二打理(管理)第一楼同何家铺头(店铺),狗仔要开“狗记”,都没空同他一齐玩,以前斗蟋蟀的其他靓仔(青少年),又“阴”他、害他,他不想再同他们玩,所以,无瘾去斗蟋蟀,什么兴趣来了就玩什么。
“你不是去找九条龙的山泉吗?”阿二问。
“一直找,听讲有九条龙,应该有九个泉。”他说,一边拖张椅子,调转,骑坐在何老爷面前:“不过,井水都不错。”
他们讲话间,何老爷估计,茶叶已经泡出味,端起碗,用盖子推推漂浮的茶叶,吹下热气,慢慢地叹一口,一口,再一口。
“清,好清。”何老爷对儿子点点头:“没杂质,比家里的井水更清。”
“老豆(阿爸),你识货(懂行)。”话音没落,他已经从椅子下来,蹦跳着奔出大厅,随后,一声口哨传进来:“啸!”
他不再找羊城第一楼贵宾房的茶客试饮,嫌那些人问东问西,啰嗦。老豆(阿爸)饮茶几十年,一样是老茶客,会品茶。
何老爷微微一笑,仍然是那句:“‘将就将就’!”
阿二笑哈哈,自己也泡碗茶叹着,心里比饮蜜糖还甜:她的少爷脑筋就是伶俐,就是转得快,清楚找谁试饮才是真品。
狗仔不叹茶,以前流浪的日子,有口水饮都不容易,哪有茶具、茶叶泡茶?开了“狗记”二厘馆,他为茶客泡茶,自己仍然不叹茶。何况,二厘馆的茶叶都是便宜货,多好的水都泡不出好茶。
何言邻不让泡茶,叫狗仔净饮。
狗仔头一仰,一口气饮一碗,又再饮一碗,用手一抹嘴,竖起大拇指:“三个字:清、凉、爽。大热天饮,好过饮冰水。”
这以后,何言邻去白云山,无论找到山泉水、还是古井水,都是依法炮制:何老爷泡茶、狗仔净饮,两人都赞:正斗(赞)。才叫人担水入羊城第一楼,给茶客泡茶。
有好事之人传开:第一楼用不同的山泉水、古井水泡茶,味道各异:清、凉、爽、甘、纯、醇,茶客需要什么味道,都会有合适。
不要讲西关、广州的茶客慕名而来,连广州附近四乡、珠三角的茶客也专程前往。
新闻纸(报纸)都来凑热闹,大篇幅写第一楼的泡茶之水:什么广州地表浅,白云山地表深,水经过十八层石岩过滤,不仅特别干净,清澈,还含有矿物质。
一班大众,是看不懂新闻纸(报纸)所讲的什么科学论据,反正见到新闻纸(报纸)头条是第一楼,就跟着起哄:第一楼又有不同的山泉水、不同的古井水。接着呼朋唤友,明日去第一楼叹山泉泡茶、或古井水泡茶。
又有新闻纸(报纸)另辟途径,向第一楼服务生或茶博士打听:何少爷今日有否去白云山?一旦得到肯定回答,新闻纸(报纸)就加印:何少爷今日会揾到乜嘢山泉水、古井水?估岩有奖(何少爷今日会找到什么山泉水、古井水?猜中有奖)。
有茶客或茶客的子女,想得到奖品,都来第一楼,等候何言邻的山泉水、古井水。
第一楼生意超越以前,风头一时莫及。
何言邻又有一个新绰号:山泉大王。
何言邻终于悟出,“古代隐士”(食神)话中之意:千样好,万样好,莫如一样好。
“‘古代隐士’(食神)真的有高见。”他对阿二说。
新闻纸(报纸)第一次印第一楼,何老爷微微一笑;新闻纸(报纸)第一次有何言邻的名字,何老爷认真地逐行逐句看,心里好高兴:仔(儿子)兴趣广泛都有好处。
新闻纸(报纸)隔三隔五日,都是写第一楼、何少爷的事,何老爷就皱起眉头;新闻纸(报纸)以此猜谜开奖,何老爷就开始心跳:他最忌的就是如此,风头过盛,容易变为第一,成为枪头雀,会被打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