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麟自然不可能坐在书案前,就能将这些实践时才会出现的问题给凭空想出。
但他是穿越而来的,有贾似道的史事在前,那些落实中能出现的腌臜手段,刘麟已经是见识过许多。
虽然目前,贾似道在坊间的认定,还是个奸佞权相。
但历史应当辩证地看,刘麟自己更倾向于把贾似道认定为一个能力有限的变法者。
尤其是比起张居正那种天降猛人,贾似道更多的只是一个有心而无力,而且真实有缺点的普通人。
可惜,他的变法得罪了赵宋皇室,得罪了江南地主,更得罪了执笔杆子写史书的文臣集团,最后在青史上留了个奸佞的名声。
但还是那句话,自古变法者不被指责唾骂的,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变法者。
从同一时期的文天祥、忽必烈、孟珙和刘克庄等人对他的推崇就可以知道,这个贾似道,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奸臣。
贾似道所能遇到的这些腌臜刁难,都是实实在在真的想要他命的“自己人”搞出来的,已经足够刘麟提前做足预案了!
就在刘麟坐于溪畔,面对这些大姓一一解答时,李叡带着焦哙匆匆赶至。
刘麟镇压军哗后,带着游子远和霍彪赶往吕氏私园杀鸡儆猴,而李叡则奉命前去寻找焦哙拉拢这个骑墙派。
本来李叡是打算驾车直接赶往昆泽,去焦哙的遑耶处寻人,但还没出城,就听自家的门客说,焦哙并没有离开味县,只是在自家私园里闭门不出,观望情形。
于是李叡直接驱车赶往了焦氏私园。
见军哗已被镇压,李叡还长驱直入找到自己,焦哙知道,自己不得不站队了。
哀叹一声,由着李叡带他赶来了吕氏私园。
二人刚进门,就听到了刘麟有条不紊地侃侃而谈,而且以一战数十,丝毫不落下风。
忽然间,焦哙心中有些不安。
“彦思兄,你我相交数十年,给愚弟透露个消息,这个刘麟刘参军是不是..”
李叡眯起了眼睛,双手束到了袖中:“焦兄,有的事说出来就没趣了。”
焦哙心头一凛,立马闭上了嘴,而李叡则看向溪畔边风姿翩然的刘麟,面容渐松:“焦兄,虽然这次你没有直接参与,但束手旁观亦是表态。”
“永佃令今日后便可推行,听为兄一句话,以后莫要再多想,好好追随刺史府...刺史...不会亏待你等的。”
.....
麈谈一直谈到了日头渐沉,这一次所有大姓之人都不再是那副忿忿的模样。
因为他们发现,忽略掉刘麟的暴力胁迫,这竟然还能算得上一次双赢的合作。
由刺史府主持开垦荒地,编田造册,由他们来赎买田面。
这样就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获得家族之前数百年才能积累到的耕地!
而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将田底权交了出去,但新入册的这些土地,已经足够覆盖以前蝇营狗苟隐掉的田产!
虽然说起来,田底权是他们的命脉,但,那只是说起来!
千古轮转,秦,汉,魏,晋,相继化作齑尘,而他们世家门阀,却是千古不易!
他们还真不信,区区一个地权分化,就能栓死了他们!
而且现在是乱世,有了刺史府光明正大的造册背书,就不再担心游子远会和前几任宁州刺史一样,一个看他们不爽便对下死手。
尤其是刘麟明确表示,应下改制后,今日之前众人使的一切阴损手段,都既往不咎!这让他们怎么不心动!
至于刘麟,那更是收获不菲。
其一,南中还有接近七八成以上的耕地还没有开发,正好借着这一次的机会,以刺史府的名义征发南中大姓和夷帅的民力,对南中进行历史意义上的大面积集中开发,将资源充分利用而来。
而且,刘麟在这期间还可以跑马圈地,将南中深山里那些未曾开采的铜、铁、煤等全部划入自家名下!
其二,便是最直白的,税收。
永佃制对税收的裨益,可谓是大到非研究者难以想象的地步!
最简单的例子,贾似道那个被诸方反对、只实行了一部分的残次品,都能在南宋末年那种军饷严重不足、和籴难撑的情况下,短短几年内扭转乾坤。
直到贾似道被贬身死,南宋都是官兵军饷丰厚,国库屯粮充盈,甚至,宋理宗几年后把和籴和楮币都给停了!
连冯梦得这种谏臣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一句:“难与虑始者民也,不能什利者法也。今岁不籴,楮不造,民不加赋,皆得以自有其有,而粟之积于毂下者已六百万斛,隶外司农者不与焉。”
等到南宋亡后,这些公田全被元朝照数收下,然后就作为元朝的粮税支柱,一直从忽必烈时期撑到了延祐年间,又经“延祐经理”修修补补,一直撑到了明朝,最后明朝一统天下,这些公田被最终收入国库。
如今,刘麟把握住了贾似道到死没拿住的军权。
而还是从头开始,以军事暴力护持变法改制,那刘麟能拿到的钱粮税赋之巨,可想而知!
至于其三,就是给大姓们套上了锁链。
虽然土地兼并的历史趋势,按目前已有的研究仍然认为是无法制止的。
但永佃制可以最大可能地提高庶民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大幅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
这一制度在南中顺利推行之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政治传统,随着刘麟征战四方,渐渐遍及华夏各地。
...
日落,刘麟没有在吕氏私园饮宴。
军哗刚刚结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子远,今日的麈谈,你可曾把握住其中关窍?”
仪武园,刘麟坐在书房上首,放下手里的文书,看着手旁的游子远。
“...臣以为,是兵?”
“不错。”
刘麟赞许的点头,变法没有军事暴力的护持,幺蛾子必定会一个接一个。
“前番刚刚掌控味县之时,我曾言要征召新军,但碍于刺史府无钱无粮,未能成行。”
“如今汤丹铜矿尽入我手,钱饷已然充足,永佃令不日便可推行,再加上彦思在牧麻的屯粮,粮草终可无忧。”
“由是观之,南中钱粮之难已解,接下来,便是要整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