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燕然勒碑 第61章 布局

作者:函谷著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0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第六十一章布局

凯旋的盛典余温尚未散尽,京城依旧沉浸在一片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王瑞玄及其玄衣卫的狂热崇拜之中。然而,在这表面的喧嚣之下,权力的暗流已然开始汹涌。

王瑞玄并未如朝廷某些人所期望的那样,在受封领赏后便欣然率军离去,将京城防务交还给那些幸存的、却早已被打断脊梁的旧有体系。他以“靖北侯”、“太子太保”、“总督京营戎政”的身份,以及那句看似谦逊实则不容置疑的“京师新定,百废待兴,狄虏虽退,余孽未清,防务绝不可松懈”为由,理所当然地将玄衣卫的主力驻扎在了京城之外,并开始名正言顺地介入甚至接管京城的防务。

这一举动,如同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朝廷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难以言说的恐慌。

皇宫,养心殿偏殿。

皇帝脸色苍白,眼下有着浓重的黑影,北狄围城的惊吓和如今权臣驻兵城下的压力,让他显得愈发憔悴,他面前站着几位心腹重臣和宗室亲王,个个面色凝重。

“陛下!王瑞玄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亲王颤巍巍地说道,他是皇帝的叔祖,素以顽固守旧著称,“什么总督戎政?他分明是想鸠占鹊巢,将京城置于其兵锋之下!江山,岂能由一武夫掌控禁中?”

另一位较为圆滑的阁臣则忧心忡忡地补充:“陛下,王瑞玄如今声望正隆,万民拥戴,其麾下玄衣卫更是虎狼之师,战力无双,此时若强行令他交出兵权,离京归镇,恐…恐激起兵变,寒了天下忠义之心啊…”

皇帝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朕岂不知?可难道就任由他如此…如此掌控京畿?这朝廷,到底还是不是朕的朝廷?”

殿内一片死寂,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打,打不过;赶,赶不走;哄,又心有不甘。

最终,一位一直沉默的、掌管吏部的老臣缓缓开口:“陛下,为今之计,唯有…隐忍,徐徐图之,王瑞玄要整顿防务,便让他整顿。但他终究是外臣,根基在安平,京城之事,千头万绪,非仅凭武力可定,政务、财赋、人事…仍握于陛下与朝廷之手。我等可以表面上明里配合,暗里…设法在其军中、其治下安插人手,分化其势,待其羽翼稍疏,或其麾下生出变故,再行…”

这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下的妥协,皇帝长长叹了口气,仿佛被抽干了力气,无力地挥了挥手:“就…就依爱卿之言吧,暂且…暂且由他去吧。”

得到了皇帝和朝廷事实上的默许(或者说无力反对),王瑞玄的行动变得更加迅速和高效,时间宝贵,必须在朝廷缓过气来、形成有效反制之前,将京畿的军事力量牢牢抓在手中。

他以“总督京营戎政”的名义,雷厉风行地开始“整顿”京城防务。

首先,他以原来京营编制已被打残、亟需重建为由,将幸存下来的、还能战斗的京城守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所有官兵打散重分,中高层将领几乎被全部替换!空出来的位置,则由玄衣卫中表现出色的中级军官——大多是王瑞玄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嫡系——迅速填补。刘渔舟被任命为“提督京营总兵官”,名义上统领所有京城兵马,石黑虎、赵胜、张铁柱等则分别掌控了京城各门、各处要塞的防务。

紧接着,他以“查验战损、补充军械”为名,派人全面接管了京城的武库、军器监、以及各处城门、箭楼的控制权,旧有的人员或被留用,或被调离,关键岗位都换上了安平带来的人手。

对于那支数量不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战斗力的宫廷禁卫,王瑞玄则采取了相对怀柔的策略,他并未直接撤换其将领,而是以“加强宫禁安全、以防狄虏细作”为由,增派了玄衣卫精锐“协同”驻防,实际上,皇宫的各个出入口,已然处于玄衣卫的密切监控之下。

短短半个月时间,京城的军事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面上,各级官职依旧沿用旧称,但实质上,从城墙上的哨兵到武库的看守,从军营的指挥官到宫门的护卫,其核心已然变成了听命于王瑞玄的玄衣卫系统,这支黑甲军队,已然成为了京城实际上的“禁军”。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旧朝的势力盘根错节,明里暗里的抵抗从未停止。

有勋贵子弟试图凭借祖荫,要求保留军职,却被王瑞玄以“军务首重才能,无功不赏”为由,毫不留情地驳回。

有文官御史鼓动唇舌,上书弹劾王瑞玄“擅权跋扈,目无朝廷”,王瑞玄直接让刘渔舟带兵“请”这些御史到军营“观摩”将士操练,感受一下“跋扈”的底气从何而来。

甚至有小股原京营的兵痞试图闹事,立刻被雷霆镇压,为首者当众斩首,悬首辕门,以儆效尤。

王瑞玄毫不掩饰的强硬手段,迅速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在这非常时期,怀柔远不如铁腕有效。

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并非一味蛮干。对于政务、财政、民生等领域,他基本不加干涉,依旧由朝廷原有的衙门去处理,甚至主动拨付部分缴获的粮饷用于赈济灾民、恢复秩序,以示自己“并无不臣之心,只为保境安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文官集团的紧张关系,也让皇帝和朝廷保留了最后一丝体面。

他还大力犒赏、抚恤那些在守城中表现英勇的原京城将士,提拔其中确有才能者,给予实职,将其纳入新的体系,从而分化了旧军队的抵抗力量。

夜晚,靖北侯府(朝廷临时赐予的一座豪华府邸)书房内,王瑞玄听着刘渔舟、郑大河等人的汇报。

“大人,九门提督、武库大使、巡城御史等要职,均已换上我们的人。”

“京营三万新军,各级军官八成出自玄衣卫,操练也已按安平新法进行。”

“宫中禁卫,已在我们的‘协助’之下。”

“只是…朝廷那边,这几日暗中活动频繁,似乎与几位掌兵的勋贵和部分言官往来甚密…”

王瑞玄听完,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意料之中的事,他们不会甘心。告诉兄弟们,眼睛放亮些,手里握紧刀把子,只要军权在握,京城就在我们手中。至于那些暗地里的勾当…让石黑虎的人去查,抓到把柄,不必请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现在,还没到和他们讲道理的时候。”

他的话语平静,却透着冰冷的杀意和绝对的掌控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