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穿越成马谡之子 第96章 反攻前的准备

作者:牛奶泡花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5:2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魏将军,你之言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姜维也站出来说道:

“子午道如此艰难险阻,一万大军出谷之后,还能剩七成就谢天谢地了,且士兵必然疲惫不堪。”

“以七千疲惫之师,攻击长安,未免太异想天开!”

魏延冷冷地望着姜维,怒骂道:

“你是个什么东西?区区一降将,不过立些许寸功,也敢驳斥某之言!”

魏延性格孤傲,一向自视甚高,军中众将皆对他有所畏惧,也就诸葛亮能压制住他而已。

如今被姜维这样一个小将顶撞,他哪里能忍,当即痛斥怒骂道:

被魏延这般折辱,姜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坐在座位上,气得半天不说话。

最后还是诸葛亮打起了圆场。

“文长啊!伯约虽是降将,可我大汉向来以军功取士,从不看出身!”

“真要说降将,前有黄忠、马超,后有李严……皆为我大汉股肱之臣,立下了赫赫战功,岂能以降将二字概括!”

诸葛亮这般说,魏延也就住了嘴,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弃反攻曹魏的计划。

“丞相,两年来,伪魏连连失利,东西两线皆不顺遂,国内动荡、人心思变,正是最佳的攻击窗口!”魏延继续说道:

马谡站了出来,刚才姜维吃瘪,是因为他资格不够老,地位不够高,但换成他马谡来刚,魏延也无法用资历来压他。

“我军连年征战,国力早已疲敝,不若休养生息数年,待国力强盛之际,再行北伐之事!”

马谡也有理有据,他的理由别人一时也无法反驳。

主要他说的确实也是事实,朝堂上下都太过疲惫了,不仅是士兵,包括朝臣也是如此,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谁知魏延却批判起了马谡这一观点:“马参军这句话就说错了!”

“我们固然疲累不假,可伪魏照样疲累不堪,军心也不稳。”

“若是就此放任伪魏休养生息,以我大汉三洲之地,能恢复得过伪魏八州之地吗?”

“不消数年,伪魏将恢复如初,国力兵力皆大盛,到时我们又该如何与之抗衡。”

魏延这番话说完,诸将都沉默了。

魏延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必须要趁他病、要他命,不然真要拼奶量,曹魏是蜀汉的数倍,恢复速度也不一样。

众人陷入了纠结。

“丞相,我倒是有一言!”马哲忽然开口道:

众人眼睛一亮,都迫不及待想要听一听他的想法。

主要是马哲这段时间确实耀眼,就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再加上丞相厚爱,以及马谡的助力,他的话分量是很重的,不听可不行。

“我觉得文长将军说的在理,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正是该乘胜追击。”

众人闻言都惊讶无比,谁都想不到马哲竟然会站在魏延这一边,帮他说话。毕竟作为同一党的姜维、马谡都与魏延不对付。

连魏延也惊了个呆,诧异地看着马哲,他也没想到马哲竟会帮他说话。

马谡更是下巴都快掉到地上去了,他也不清楚自己这个儿子今天究竟抽了什么风,竟然站到自己对立面去了。

“阿哲,你再说什么,你是不是还没睡醒,还是睡糊涂了?”马谡不解道:

“我没有糊涂,相反我很清醒!”马哲淡淡道:

“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应该与魏将军不睦才是,然而我一向是很敬佩魏延将军的!”

马哲说到这里,还偷偷瞄了一下魏延,看他是什么反应。

“我一向只对事,从不对人!魏将军的反攻计划,我举双手支持!不过在此之前,还应再做一事!”马哲故作神秘道:

“什么事?”马谡问道:

“应该给东吴孙权写信,邀他一起进攻伪魏,两路夹击,使其东西不得相顾。”马哲说完,看向诸葛亮道:

诸葛亮摇着羽扇,沉思良久。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议论纷纷。

不过最后,他们还是齐刷刷看向坐在上首的诸葛亮。

他们知道,最终决定一切的,唯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亮手中折扇一停,方才叹了口气道:

“唉,真是进也难!退也难!”

“马谡,你立刻修书一封,交予吴王,约其共同出兵北伐!”

诸葛亮目光一凝,显然已有了决断。

“我军退回关中休整,制作木牛、流马,命李严督办粮草,待粮草、军械齐备之后,再伐曹魏!”

“唯!”

……

……

相比较于蜀汉这边士气振奋,曹魏那边则要低气压许多。

曹真退回关中不久便害了病,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那场大霖雨给淋的。

无奈,他只好退回洛阳休养,走的时候还不忘上书曹叡,让他把司马懿也给调走。

关中防线,全部交给郭淮、张郃二人。

不过曹叡并未同意,而是让司马懿、张郃、郭淮三人共同守备关中,防范诸葛亮进攻。

这令曹真气愤无比!

自己这一走,张郃、郭淮二人也压制不了司马懿,后者成了明面上的军事老大,总领关中防务。

不久之后,他又气又急,就病死在了洛阳。

消息传回汉中,蜀汉诸将都兴奋无比,皆认为少了一大阻力,唯有诸葛亮愁眉不展。

他虽未与司马懿有过直接交锋,但从后者各种行事来看,他隐隐觉得这是个劲敌,并不好对付。

且没了曹真对他的掣肘,可能在战场上更加得心应手。

“木牛、流马制作的如何了?”诸葛亮询问督造官道:

“禀丞相,已制作木牛一千五百台,流马八百五十艘!”督造官回答道:

“还不够!”诸葛亮摇了摇头道:“粮草运输乃是大事,我军屡屡吃亏就在粮草!”

“起码得各造五千台,才能满足我数万大军之耗!”

“唯!”

督造官拱手道:

“嗯,你先下去吧!让李严来见我!”

“唯!”

……

……

李严营帐,后者正在处理各地的粮草文书。

“爹,这诸葛亮也欺人太甚了!明明说好的让我们开府治士,可结果呢!我们推荐的属官全被他给否决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